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船政后人沈冬的追寻故事

http://www.mwnews.cn  2016-12-28 10:45:52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沈家后人:沈冬(左)与沈岩(右)

  “以一篑为始基,从古天下无难事;致九译之新法,于今中国有圣人”,崖刻船政衙门上的对联映照出了“中国海军之父”、“近代台湾建设第一人”沈葆桢的一生,而150年后的沈家后人亦循先祖的足迹,如星火般发着光热。

  12月24日,纪念福建船政150周年专题研讨会上,一篇题为《追寻祖先的容颜——沈葆桢图像考论》的学术论文引起了在座专家学者的注意,而该文正是沈葆桢六世孙女沈冬经过6年苦苦找寻,对先祖沈葆桢和船政150周年的献礼。

  六载的苦寻源于一次偶然,2008年,沈冬在《九州学刊》上看到一篇关于考究沈葆桢画像的文章,该作者将六张图中的丙照认定为沈葆桢真像(图片按照甲乙丙丁戊己排序),且文章言辞凿凿,对于祖先的“变脸”让沈冬在情理间难以接受。“这位作者是很有名的史学家,影响力也非常大,但是他对于祖先真像的结论我是不赞同的。”

  6年来,沈冬的找寻路从未停歇,英国、台北故宫、台南、上海、法国国家图书馆,世界留下了沈冬找寻的足迹;从海军发展史、美术史、摄影史、再到通读英法文献,沈冬有着沈家历来不畏事难的执着。“我是学古典音乐的,说到历史,我不是内行人,甚至美术史上也没有前人研究过沈葆桢真像的课题。但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有一股力量牵引着我去做这件事。” 年逾花甲的沈冬像是一位“垦荒人”,用执着开拓着她的原野,甘之若饴,“这次研讨会没提到的摄影师桑德斯(音),我曾特意赴美找寻他的作品,这位摄影师1862年在上海开设照相馆,先祖曾在他的照相馆里照过相。”为此沈冬找出涉及该场景相关照片,甚至细致到一一比对地毯,寻找的路途艰辛,个中滋味只有沈冬知晓。但沈冬却会心一笑,俏皮地说道,“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好玩。”

  当人生游走在耳顺之年,沈冬对先祖沈葆桢更多了份理解,“先祖去世时约莫是我这样的年纪,我一直很伤感,伤感他为什么这么早就去世了,为什么不像李鸿章那般留下更多的照片,为什么?一面又为他感到庆幸,如果他在世时,见到甲午战败,见到台湾割让,他一定心痛至极。”沈冬泪珠盈溢地说道,“沈葆桢精神一直鞭策着我们,一次哥哥事业受挫,我与哥哥谈话中提到沈公建设台湾的不易,哥哥也感叹道,‘是啊,现在的困难与祖先之前的困难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言语间,沈冬也向笔者透露了过往,家教严格的沈家,对于少时的沈冬而言是副枷锁,“其实我在35岁以前,一直很抗拒承认我是沈葆桢后人,感觉内心有负担。我们从小就要学习如何接待宾客、如何在长辈面前表达自我,应对进退。在长辈面前不能以‘我’自称,所以我至今都不会说福州话的‘我’。”随着年纪的增长,出国留学后的沈冬有了转变,“在外留学,总感觉对故土、对家人有种思念。是长大了,到了一定年纪,就会重建与父母的关系与沈葆桢的关系。”

  提起先祖的往事,记忆如潮水般翻涌而来,这位沈家后人不禁泪湿衣襟,“先祖一生最为后人纪念的就是创办了船政和建设台湾。他真的是一个工作狂,从船政到建台,后来病逝在赴任路上。有一次我在基隆的元宵花灯会上看到‘沈葆桢推动机器采矿’一组花灯,台湾人民没有忘却他。”

  记者 林沁馨 林颖 郭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