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海峡时报》:新闻刻下时间的维度

http://www.mwnews.cn  2018-11-07 08:47:48      【字号

  记者 章盈旖

  2018年10月19日,马尾区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中心将深度融合《海峡时报》、区有线电视、马尾新闻网、“马尾的事儿”微信公众号等传统、新兴媒体平台,其中的“元老级”媒体——《海峡时报》由此踏上新的征程,用融媒体的全新视角和全新方式,进一步讲好“马尾故事”。

  翻开报社留存的最早一年的《海峡时报》报纸合订本,是1997年的。泛黄的旧报纸记载着开发区建区12年的大事记,也留下岁月轻轻拂过的痕迹。从《海峡时报》前身——1991年创刊的《开拓》报算起,27年间,她的镜头对准这片热土,她的笔尖碰触这块弹丸之地,连续忠实地履行记录的职责。她是一个开发区成长的见证者,也是马尾从一片荒滩到一座新城的亲历者。

  《海峡时报》从报名申请,到获得外宣刊号公开发行,如今在此平台基础上,马尾新闻网、“马尾的事儿”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逐步完善,为老百姓提供“身边事”新闻资讯,获得越来越多受众的青睐。

  方电华是1995年海峡时报社招聘的首批记者,从江西九江来到马尾,一留就是二十几年,把马尾当成了“第二故乡”。在方电华的记忆里,1995年刚来的时候,报纸编排印刷正值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时代。当时的马尾没有报纸印刷厂,海峡时报社甚至没有电脑,记者的新闻稿都是手写,每到出报的那天,编辑将每个采编的稿件统筹收集,就要奔赴福建日报印刷厂去做编排。“编排、打印、校对、审正,遇上有错误的时候要重新打好几稿,校对程序十分严格,密密麻麻改正的字像‘红蚯蚓’一样,有时候遇上等稿,要弄到很晚才能回到马尾。”方电华回忆道,有一次,因为一个前后置换符号的错误,整个版面重新调了一遍。1997年起,报社可以自行使用调制解调器专线拨号传版给印刷厂,虽然不用再跑到福州,但是56kb/秒的“蜗牛速度”可见艰辛。有时遇上台风天,甚至要用一整个晚上。后来,专线拨号速度逐步加快,如今已有光纤拨号,科技发展赋予了《海峡时报》新的生命力。

  和方电华同批进入报社的记者刘述先,扛起了开发区建区以来新闻摄影的大梁。来报到的第二天,他就扛起相机,开始穿行于马尾的大街小巷。一个相机、一辆自行车,马尾的自然风情、城市面貌、历史、人文等都进入到刘述先的镜头之中,一年左右的时间,他就把马尾的方方面面都拍了一遍。

  刘述先回忆起1995年刚到马尾,当时报社没有专门洗照片的暗房,刘述先就向区里申请要了一间破旧的楼梯间改成暗房,没有风扇没有空调,尤其是夏天时闷热更是难忍,这间暗房一直持续到2005年之后才逐渐弃用。“那个年代,没有现在成像清晰的数码相机,也没有传输照片的设备,想要节省胶卷,就得使劲找好每一张照片的角度。”刘述先说,为了拍好高空俯视的全景图,在没有无人机的那时他练成了爬山、爬楼、爬工地和脚手架的本领。

  近几年,退休在家的刘述先和档案局联合出了“见证”系列的年代志。见证两岸“小三通”、船政文化建设巡礼、“两马”同春闹元宵,以及即将完稿的跨世纪“彩虹”工程,以这样的形式留存下最珍贵的老照片。

  二十多年来,报社的记者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在《海峡时报》的阵地上,他们笔耕不辍,用新闻书写马尾的历史,他们紧紧跟随着开发区奋进的步伐,高楼拔起、路桥通车、企业入驻、科技发展……一篇篇报道,为马尾的发展历史留下最鲜明的印记。而时代也给这些新闻人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随着时代的发展,《海峡时报》从传统纸媒逐步走向了网络端和移动端,平台不断得到延伸和拓展。2007年7月,海峡时报数字报上线;2013年4月,马尾新闻网上线运行;2016年9月,“马尾的事儿”微信公众号走进人们的视野……现今,报社里80、90后的年轻记者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奋战在这个新闻阵地上,在如今内容为王的新闻时代,不断探索新的新闻报道模式,文字、图片、视频,多媒体融合,多平台发布。我们依然会为了获取第一手新闻资料等上几个小时,依然会为了打磨一篇新闻稿绞尽脑汁,依然会为了拍一张好照片多次尝试……用新闻纪录历史,《海峡时报》全体新闻人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