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离乡不忘建家乡

——东岐在榕乡亲联谊会回报桑梓记事

http://www.mwnews.cn  2019-02-28 13:15:23      【字号

  本报记者 江超云 郑婷

  三十四载恋乡情,时光流逝情未变,缠绕在外出经商求学的东岐人与东岐村之间的那根风筝线,早已化为绕指柔,温柔又坚韧。这绕指柔的故事,是从1985年元旦开始的,那一日,东岐在榕乡亲联谊会(下简称“联谊会”)正式成立,定下宗旨:加强联系、增进情谊、激发爱国热情、推动家乡建设。

  家乡基建不落伍

  自联谊会成立以来,先后协助筹划修缮河浦池塘、通道水闸,改善市场、公厕等居住环境,增设路灯、修整道路、兴建德信公园以提高基本设施。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侨乡捐资修建的“邦嚮学楼”与“东岐变电站”。

  苦孩子不要苦教育,新加坡侨胞集资更新课桌椅,修缮校舍。而坚信读书才可成才的旅美侨胞黄邦嚮父子,则捐资兴建了东岐小学的邦嚮学楼。为了让孩子能够学有所继,还设立教育基金助学,因此,他们还被福建省人民政府予以“乐育英才”表彰。

  条件尚欠时,东岐村内各家各户还是点油灯,1966年始建的东岐小电站开始供给一些照明设施,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东岐村在1978年对电站进行再次升级,新建了100千伏安高压电变电站。但不过十年,当彩电冰箱热水器逐步走进寻常人家后,电站再次超负荷运作,再加上电网铺设不合理,俨然存在用电隐患。1989年,主管部门发出整改通知,否则停止供电,东岐村对新变电站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旅美华侨黄启成四兄弟此时捐资20万人民币,托付联谊会妥善处理。自此,村两委与联谊会组成领导小组,反复勘查、设计。1990年国庆前期,新建东岐变电站终于落成,供电容量扩容至250千伏安,与此同时,全村电路更新,电线型号加大。在设计上,采取了分段布线,并增设分路线开关,改变了过去“一门开关全村通用,一处故障全村停电”的窘境。

  侨胞的捐资,联谊会、两委的辛劳,不仅为知识发电,还为家家户户的守护之光发电。

  文化建设要跟上

  “一条文化长廊、一篇赋、一首歌、一间书画室、一座村史馆。”这是自2016年走马上任的赵肃岐决定为东岐村做的“五个一”。

  赵肃岐,第一任会长赵承华的儿子,现任第四任会长,跨越时间“子承父业”的背后,是离岐数十载依旧浓厚的乡情。他组织乡贤士绅,联络村委干部,全村群策群力,一一将项目落地,将情谊凝结成赋、成歌。

  一赋一歌由赵肃岐完成,《东岐赋》已经被镌刻成碑,位列文化长廊起始,七百余字中满满的东岐文化。而村歌《幸福东岐》,此歌由赵肃岐作词,而曲却是由一位琅岐人朱康勤谱就的。赵肃岐介绍道,朱康勤只小学在东岐读过书,却依旧愿为东岐出力,不是东岐人却胜似东岐人。

  一条文化长廊建在村老人馆内,图文并茂间,宣扬村规民约,弘扬良好家风家训。一间书画室设立在东岐村史馆内,被命名为“岐阳艺苑”,除了展陈本地书法家书法作品外,还时常与长柄、闽安村进行书画联谊会。这座区内首个村史馆用旧照片、真故事撰写东岐故事。

  乡贤自古便是长辈与晚辈连接故土的精神纽带,是延续文化血脉的葆力之士。东岐村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伊始便有,历经五年编写而成的省内最早进行公开发行的村志之一《东岐村志》;90年创刊的《岐山讯》,后编集成《故乡的云》一书,黄邦侃、罗肖南夫妇开班果树植培训班……

  而未来的许多年,东岐在榕乡亲联谊会正准备为东岐村做更多的事情:编写一本《东岐人的故事》或《东岐记忆》;保护本村历史文物及建筑,为村内留下历史的痕迹与记忆;制作村歌《幸福东岐》MV,用镜头记录下动态的东岐风光;完善农家书屋,开展活动,丰富文娱生活……

  回望三十四年来的林林种种,20个字的联谊会宗旨,如今读来,仍然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