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市场 >> 正文

各地掀起院线投资热 “跑马圈地”存过剩隐忧

http://www.mwnews.cn  2013-05-18 13:24:53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新华网上海5月17日电(杜放、俞丽佳)电影《致青春》、《钢铁侠3》火热的票房,正带动各地掀起院线投资潮:十年银幕数量增长超7倍,2012年日均新建10.5块。

  专家认为,院线投资热背后有隐忧。凶猛扩张之余,需完善票价机制及院线布局,避免“跑马圈地”式的冲动。

  票房增长赶不上院线

  今年“五一”档期,全国票房达9.1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据,一季度我国电影票房突破50亿元。迅猛增长的票房,正让国内影院数量激增。

  在上海,去年新增银幕约150块,平均每3天增加一块。原国家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12年,全国银幕数量已从1845块增长至13118块,10年增长超过7倍。从南到北,多地上演院线投资潮。

  院线扩张趋热,投资主体除单体及联合院线外,已涵盖地产、影视基地、旅游开发及投资管理公司。橙天嘉禾[-3.75%]宣布计划年增150—200块银幕;恒大地产[0.00%]称争取设立超过150家影城,发展1200-1600块银幕;今典集团曾计划直投银幕数量达到2000块……

  除京、沪、穗等大城市,一些中小城市也出现院线投资热。然而,在资本纷纷涌入的同时,反映市场前景的场均人次、场均收入及均价已现颓势。

  家住浙江省嘉兴市澳洲花园的沈先生说,自己家附近新开了一家电影院,由于周围不是中心商业区,人一直很少。“带家人去看电影,厅里还不到10个人,票价也一直在打折。”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投拍及引进电影有所增加,总票房屡创新高,但平均票房和观影人数已追不上凶猛扩张的院线数量。上海和平电影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个月该电影院的平均上座率为47%,已属佳绩。一家大型影院工作人员更直言,有些电影整厅只有三五个观众。

  “跑马圈地”式粗放扩张不可取

  专家表示,新增院线满足了电影投放需求,但总票房未必带来单院效益增加。低门槛、单一的粗放扩张,已使过度的“跑马圈地”存在隐忧。

  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系教授骆品亮认为,总票房增长不代表单个院线收入增长。一方面,在影视产业中,院线相对其他环节的投资门槛较低;另一方面,一些投资者因预期票房增长,选择在边缘化区域分散经营。这部分市场需求有限,以重复播映为主,利润实际非常有限。

  据介绍,与票房分配的“二八法则”类似,我国院线收入也呈现两极分化:具上下游优势的几大公司掌控市场收益,大量中小院线年票房不足1亿元,还面临新技术和在线分流的挤压。

  有专家指出,个别资本热衷院线的实质在于将院线与房地产捆绑“跑马圈地”。

  以华东某城区人口不足80万的城市为例,数年前还只有中山、华庭等老牌电影院,但近年来UME、横店等多家院线进驻市场。记者调查发现,其中不乏以地产操盘的复合项目,部分已开到开发区及县、镇一级。

  此外,票价的下行趋势也会挤压院线利润。

  据介绍,以我国院线平均票价计算,票价仍超过人均月可支配收入的1%,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高。票价如果上涨观众将会减少,但如果继续降低,意味着行业终将有一轮优胜劣汰。

  投资院线需更重质量效益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师刘明宇认为,院线投资有风险。尽管目前全国总票房增长,但并不等于所有影院都有收益,如果没有周边商业布局做支撑,电影院较难经营。

  尽管不少院线已推出固定日期半价等优惠,但提升单院效率的趋势依然严峻。记者从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获悉,2012年上海人均观影约1次。一边是影院大量扩建;一边是观影频次徘徊在较低水平。专家表示,根源在于票价成本机制、影院投建选址有待商榷。

  骆品亮认为,院线扩建仍属粗放型增长。投资须平衡规模扩张与提高单院收益的关系,形成“发行+放映”等差异化产业链,以降低成本吸引观影需求。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年新增银幕3832块,而眼下某些单个企业的投资计划已超过这一数字。

  据记者调查,票房水涨船高的同时,一些新设院线已有沉重的物业负利经营包袱。原国家广电总局2011年下发的指导意见曾提出,影院年地产租金原则不超过年度票房的15%。

  专家认为,中小城市投建院线需重规划,合理对待扎堆和边缘化布局,避免复合项目沦为“空城”。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电影处相关负责人说,设立院线需经过审批,但投资仍属市场行为。如果供需关系有偏差,监管部门将予以引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