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市场 >> 正文

雕塑收藏:市场潜力大,急需建立认证体系

http://www.mwnews.cn  2013-07-07 18:16:07   来源: 信息时报    【字号

  UNMASK的《血拼》,在广东美术馆也藏有一套,目前的展示位置在二楼人文图书馆的门口附近。

  文豪的雕塑作品《枝·点》是由竹和胶组成的观念雕塑,目前正在武汉美术馆“渐——江汉繁星计划:2013青年艺术家研究展”中展出。这一展览的策展人也是吴洪亮,在6月30日的讲座中,他曾多次引用这件作品来说明现代雕塑概念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收藏方式的改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注重精神生活的家庭开始收藏一些国画、油画、古玩,但对于雕塑,似乎大家更容易认为它是属于城市空间的公共艺术,或者是美术馆、公共机构才会去收藏的“大家伙”,而与家庭收藏无关。这一观点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也有所表现:在一幅名家字画动辄数百万元甚或上千万元的今天,雕塑的价格却出乎意料的低,进入拍卖市场并且受到认可的雕塑家的数量,比起书画等艺术门类来也很少。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雕塑市场的尴尬现状?雕塑被家庭收藏的瓶颈何在?6月30日,长期关注雕塑和雕塑市场以及青年雕塑家推介工作的中国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以“雕塑之方圆——解析雕塑收藏与雕塑认证”为题,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与观众分享他对雕塑与市场关系的理解。

  由吴洪亮作为学术主持的汇聚广东老中青三代27位雕塑家作品的“传递空间——广东雕塑家艺术沙龙”正在艺海堂美术馆展出。

  在那次展览开幕之前不久,吴洪亮在京举办的中国雕塑鉴证备案项目启动仪式上,与《中国雕塑杂志》副主编唐尧和中央美院雕塑系蔡志松曾谈过中国雕塑二十年的艺术发展以及市场规范,并谈到今年5月北京文物局批复同意五家单位作为艺术品鉴定试点单位以来,雕塑界普遍关注的由中国雕塑学会启动的雕塑认证。6月30日的讲座,吴洪亮仍然从这个话题开讲。

  雕塑收藏

  正成为朝阳板块

  市场是艺术品价值的一个直观体现,从市场表现来看,吴洪亮认为中国雕塑处于“春天里的冬天”。

  他介绍说,从2006年开始,雕塑市场处在一种上扬的态势中,这种上扬到2011年达到顶点,那时人们普遍认为,雕塑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和收藏对象。并且70后和80后的年轻艺术家在雕塑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批艺术家成交率达到了100%。“那一年中国嘉德做了一场非常经典的雕塑专场拍卖,成交率达到98%,总成交额超过一千万,这是到今天为止中国雕塑市场最让人兴奋的一个数据。但即使是这一数据,与中国书画比起来也差距巨大。”

  吴洪亮的另一个身份是齐白石纪念馆的馆长,因此他不禁拿这一数据和齐白石书画的市场相比较:“整场这么多雕塑名家的作品加起来还不值一尺齐白石的顶级藏品,这也是雕塑界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随着国际经济走势的波动和整个艺术市场的波动,从去年开始,雕塑市场也随之一路走低。但吴洪亮却认为雕塑收藏正在成为朝阳板块。“我对许多收藏家说,现在你是该去买雕塑的时候了,因为收藏雕塑现在的状态是一个低点。”

  “这些年很多收藏家也开始进入雕塑这样一个立体艺术的收藏,这里头有很多的原因。”吴洪亮说。他认为,这与我们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的改变有关:家庭居住面积的扩大,使雕塑在家庭中得以成立;城市也需要雕塑来软化和提示自身。“在这样的一个经济发展状况下,空间的体量,社会和人心的需求都使雕塑收藏成为一种可能。”

  可复制性制约雕塑收藏

  经常有读者感到奇怪的是,做雕塑的成本不菲,为什么雕塑市场与书画比起来差距这么大呢?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总结吴洪亮的观点为:首先,雕塑艺术本身发展日渐多元,许多观念性较强的作品、甚至随着时间流逝的作品引起收藏者的疑虑。这一现象在近年来特别显著,许多启人思考的雕塑作品已经模糊了雕塑与装置、与影像、与行为、与版画甚至与声音艺术的界限,美术馆尚能够以“项目方案”的形式加以收藏,而非专业藏家就很少将他们纳入自己的收藏视野。

  另一个问题是雕塑本身的艺术成就,雕塑家是否创造出独特的价值。还有收藏者本身的原因,即传统的影响。

  孙振华说:“过去的耕读世家,稍微有一点文化的家里都能找出一些字画来,这是一个传统。但是传统没有把一个人的塑像放在家里面专门收藏的,我们看到的陶俑,或者是墓葬用品,或者本身是实用性的器物,现代雕塑这个概念从西方传入中国也不过百余年,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的雕塑家和公共艺术家的逻辑开始进入一个并行的状态,所以雕塑并不像传统书画,有一个收藏传统。”

  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吴洪亮指出:“雕塑和版画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可复制性。因为一件雕塑是可以被翻制的,或者是被几乎原样进行复制,做一个雕塑,工厂可以做很多件几乎一模一样的出来,于是藏家就担心,它不是唯一的,会不会不断翻制而使价值下跌?这样的一个可复制性使雕塑的收藏产生了一个瓶颈。”

  建立认证体系是雕塑市场的保证

  近来,铸铜或者石材雕塑是否容易被复制,是否在收藏中存在风险的问题引起了媒体关注。

  吴洪亮解释说,这样的背景下很重要的要对艺术家尤其是雕塑家创作的数量要进行一个限定:“现在在中国大家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惯例,就是1米以内的架上作品,或者是在室内空间的作品,一般大家做的是8件,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可这8件要怎么认定呢?我个人包括很多的雕塑界的专家正在推进雕塑认证的事情。”

  吴洪亮认为,雕塑市场要发展,就必须有相关的市场规范措施出台和实施,因此建立雕塑认证体系势在必行。在艺术家、拍卖方和收藏方以外的第四方的调控之下,解决由雕塑可复制性引起的混乱:“最近有一个比较好的现象可以跟大家分享,就是北京市政府在若干的努力之下,有一个试行的条款,北京认定了几个机构可以进入鉴定的试运行阶段。雅昌他们现在开始做这个工作,而且是从现在在世的雕塑家开始的。因为作者本人去认定这件作品是不是他自己做出来的,相对还是可靠的。通过一系列的认证系统,包括数据库的建立,这件作品以后如果进入二级市场的流通,甚至是一百年以后进行再流通的话,每一件作品他有一个相应的认证体系的支撑,不只是做一张证书,而是有一个体系,有数据库的支持,有文献的支持,有一些注录资料的支持。”

  吴洪亮相信,一个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认证系统,将帮助建立良性有效的市场规范体系,这将为雕塑市场的发展减少后顾之忧。

  关于雕塑收藏的问答

  问:年轻的雕塑家的有些作品不像传统的铸造或者雕刻具有可复制性,而是带有一些装置的唯一性的,可是他带来一个收藏的永久性的问题。比如可生长的、表现一个时间的过程,这些观念性的作品离开了现场,如何进入美术馆收藏?

  吴洪亮:这个在国际上大家慢慢公认的其实就是一种方案收藏,就是艺术家和收藏者要签一份协议,这份协议里有几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有现场的这张照片,这个作品的照片,然后有作品制作的方法及其材料,可能还有实体的部分,可能有这个艺术家做的手稿或者是他提供的照片或者是资料。一个空间有三维图,就像做空间图一样,包括制作的逻辑,这个逻辑本身就是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基本可以复制的,如果一样那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方案概念的收藏。个人藏家也是一样。

  问:雕塑保存需要什么条件呢?它的价值会不会由于时间带来的损耗而降低呢?

  吴洪亮:相对个人性的收藏,或者跟市场发生关系的收藏,我们一般的体系还是以架上为主,所以一般在二级市场2米以上的雕塑是非常少见的,甚至比如说我记得特别清楚,UNMASK有一件不大的作品卖了三四十万,结果他有一件2米大的作品才卖了十几万,按理说他投入的成本大多了。

  收藏的成本面临几个问题,第一个是损耗的问题,对于传统的雕塑,青铜的、石头的等等,你收藏包括博物馆收藏雕塑都特慎重,第一所占用的空间,第二你的承重也要考虑到,所以这也是雕塑和收藏的一个问题或者是阻碍。但是雕塑又有一个好处,就像梁思成先生说的“雕塑为先”,雕塑具有永恒性。比如说你打一个石头的作品,咱们说得最通俗的在卢浮宫里头三件最著名的作品有两件都是雕塑,而且那两件还是残的,绘画要是残缺了没法看了,但是作为雕塑品他具有的永恒性和空间的能量是很大的。

  其实在收藏雕塑的体系里头,确实对收藏者要求和收藏绘画的要求是不同的。

  问:前面提到雕塑的可复制性,我们能不能反向思考:未来的雕塑艺术专门走批量化的生产,降低售价以走进千家万户,这样不可以吗?

  吴洪亮:当你把一个雕塑无限复制比如一万件的时候,其实它的商品因素就开始占据一个主体更多的百分比了,它的艺术含量一定会相对小一点。我举一个实例就在我身边,我认识UNMASK这个组合十几年了,他们一直用一种商业的方式去质疑商业,他们有一个作品“血拼”卖得最好,那个时候艺术市场开始讨论你说的多重复制这个问题,我们甚至把它叫做“艺术产品生产”。于是他们也做了大量的东西,但是精神化的东西和成本有个经济上的博弈,这个博弈他们失败了,到今天他们这批东西卖得最不好。这是一个学问,如果你让一个艺术家去思考一万件的艺术品的复制的时候,他的思考就会出现问题的。

  孙振华:一方面这个批量化好像是在弘扬推广你的艺术,另外一个悖论就是,这种批量化同时也在毁灭你的艺术。我们都说物以稀为贵,不是他的成本,你的铜多还是石头多,不是一张纸多少钱,不是这个,他最能体现的就是你的独创的精神价值,这个价值需要价格来保护。比如说我做了一个好雕塑,你立马就复制了,立马街上比比皆是,就像我们到西安满街都是小兵马俑,你买不买?你买了以后回来放到家里也不觉得珍贵。包括名牌的产品LV,反正那个东西可以复制,珠三角的一些工厂一夜之间给你制造一堆,那个有意义吗?

  □本版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