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似水 坚韧如钢
——罗星街道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工作侧记
http://www.mwnews.cn 2014-01-15 13:28:37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2013年,马尾新城建设高歌猛进,罗星街道环境综合整治各项目也初见成效。君竹内河整治项目初见雏形、登龙路187、188号、104国道沿线改造、清新宜人的君竹公园落成迎宾……在这一个个喜人成果的背后,却有着一支不为人知的“攻坚团队”,他们就是由罗星街道办事处主任林毅为组长,街道武装部副部长蔡万叶为副组长、培英社区书记连镛等6位同志组成的罗星街道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罗星街道辖区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打好前战。旧屋征迁、景观绿化、环境治理、违建拆除、非法砂场取缔等10项整治项目,每一项都凝聚着他们的艰辛付出……
专啃“硬骨头”的“攻坚队”
“最难的就是人手不足,且项目多是小而杂,尤其是配合环境综合整治进行的前期征迁户多涉及厂房、店面、困难户及历史遗留问题。”如今回忆起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硬骨头”时,罗星街道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对前期的征迁记忆犹新。罗星街道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员连镛说,光是内河综合整治项目,就要完成君竹村、上岐村,区地税局、凯特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厂房、仓库、修理厂,以及沿内河两岸部分村民和社区居民的杂搭、菜地、苗圃等地的征收工作,为公园建设和内河整治创造条件。
“原先内河‘作怪’,客户来看家具时总会不时闻到臭味,所以有的客户只是瞄上几眼就匆匆离去,现在想来,内河环境整好了,对我们可是有益无害呢。”如今对罗星街道满是赞扬话语的郑老板,一开始谈征迁协议时,并不买账。因其家具城所处之地正是“打开”内河整治的第一站,且家具城邻近君竹明渠,内河整治需拓宽道路的部分需占用该家具城车库、仓库及楼房一处拐角的位置,以便达到全线拓宽的要求。“其实我们也能理解,任谁家房子一角被挖都是不痛快的。”蔡万叶感同身受道。郑老板说,每次林毅主任带队去找他谈,一谈就是一天,有时还挨着饿,每次去都带着内河整治图纸、会议纪要等材料,给他分析内河整治的规划及益处,同时请专业人员帮他协调被征收房屋一角的事由,尽可能减少他的损失,“在我即将出国过年前,他们还特意赶来‘拦截’,看着他们那么坚持,做着过细的工作,想着这也是为民的好事,我觉得还是应该支持的。”郑老板这样说。
并不是做通了商家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对于一些困难的征迁户,小组的成员们更是费心费力,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家住双峰村的黄维成就是征迁困难户中的“硬骨头”,为了让儿子结上婚,都已下岗的老两口东拼西凑硬是挤出了10多万元为孩子装修新房,谁料装修已基本结束之际,被告知该房要被征收,心中深感气愤。“不行,你们要是这么拆了,我们住哪,儿媳要是娶不到了咋办。”冷静后黄维成说,他可以理解征迁是为环境整治及群众安全着想的好意,但刚投入装修的钱总不能打水漂吧。小组成员得知情况后,一面与其家人及未来儿媳做思想工作,一面为其张罗提供罗星街道宿舍给予暂时安置,经过多番恳谈,又在房屋面积上为其争取到困难补助、提早征迁补助、装修补助等优惠政策,如愿的一家人心满意足的签订了协议。
当然在攻坚克难的同时,偶尔还有身处“险境”的小可能。在开展内河整治征收工作时,一修车厂老板从外乡来此创业,生意刚见起色,就听说区内要进行内河整治,需征迁占用修车厂内生活区、工作区、销售区等地,心中不免气愤,于是请来的“外援”对前来上门的工作人员堵截威胁,“当时还真有点对不住他们,不过真心佩服他们的坚持。”修车厂老板说,他们毫无畏惧,事后仍是一次又一次地耐心上门游说宣传规划、政策,“是他们的勇气和决心,拿下了这份协议”。
面对一个个的难关,罗星街道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并未有一丝退缩,而是选择冲在最前面,用他们的毅力和决心攻克难题,抚慰民心。
“铁面”下的柔情
罗星街道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在开展工作中一碗水端平,坚持标准、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但在处理具体事情上,却是本着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样认真去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群众理念。
2014年1月6日,双峰村的村民可是乐开了花,他们满心欢喜地在双峰村村委会办公广场前进行新房的抽号,“我们那的房子临近104国道,既旧又不安全,原先100多平卖2万都没人要呢,现在可好,赔偿多,又有新房住,开心呐。”家住双峰村的朱家财老人乐呵呵地向记者道出了他欢喜的原因,有一回夜间,一家人刚进入梦乡,突然一阵雷鸣般的轰隆声,将一家老小吓醒,“一下子被惊醒了,还以为地震了呢。”原来,是一辆货车从国道上直愣愣的冲进了朱家财家中的一楼,好在当时楼下没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个环境综合整治不但改善了环境,更是让我们这些住在国道‘危险地带’的人们大大的受益啊。”拿到一套75平方米房子及34万元的补偿金的老人难掩心中的喜悦之情。
小组成员任成泉告诉记者,原先广济寺路口朱家财的家并没有被列入征迁的范围内,在罗星街道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开展摸底时,蔡万叶副组长发现该住所不但处于104国道危险段,同时也处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区内,考虑到群众的安全问题,小组立即向上级申请将其列入征迁名单。据了解,104国道旁的房屋多属老旧,国道上的行驶车辆车速快,存在部分安全隐患,且长期生活在灰尘和尾气的环境中,对人体健康也有着不良的影响。
“你们早前就说要给我们的菜地、苗圃征迁了,这次说的,该不会又是唬我们的吧。”领导小组一进入君竹村摸底,就被村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为让村民信服,并给群众提供方便,当天下午,几名小组成员就带着现金,挨家挨户的去宣传政策规划,与其签约,并做到签下一户,发钱一户。他们用真诚的态度,实际的行动,仅用了2天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君竹明渠边上20多户的禽舍杂搭、菜地、苗圃的征收工作。
在开展登龙路187、188号征迁工作时,小组成员了解到,其中一户的户主患有严重的肾病,现在还要做透析治疗,于是他们就立即向上级请示,为其申请重特大疾病补助,在户主到银行无法领取到征迁补助金时,小组成员更是多次亲自奔波于银行和户主家,为其办妥领取手续,直到户主领到补助金时,才放心离去;当得知双峰村一户低保征迁户一人带着3个孩子过活时,领导小组为其提供了街道宿舍作为临时安置,并为其申请了3万元的困难补助。群众得知领导小组一心为百姓着想的情况后非常感动,对小组的工作更加支持了,甚至以前的“抵触户”反过来帮助小组做起了其他人的思想工作。
“现已完成内河景观改造拆迁安置74户、104国道新增、改建垃圾转运点7处、取缔1个非法砂场、完成6个旧住宅小区整治……”看着这一条条罗列在罗星街道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工作清单上的任务,可想而知,在这些优异成绩背后有着多少的不易。
记者 林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