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副刊 >> 正文

回归

http://www.mwnews.cn  2017-07-30 16:19:26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林颖

  漫天喜庆的炮竹绽放在1997的天际,扭着细腰的花猫如今不知散落何处,就像披着新嫁衣的小姨,印刻在我的脑海里美出了一个世纪。

  20年,小姨嫁到香港整整20年,出嫁那年也正是香港的回归年。小姨和小姨夫婚姻落了俗套——经由人相亲认识,很快就敲定了婚期。好在烟火味的婚姻里,小姨和小姨夫一直恩爱有加。

  那一年,外婆的旧家还未征迁,天桥边上的老宅子似乎也“家逢喜事精神爽”,小花园内一簇粉一簇黄的小花应景地开着,角落里茶花又开了一大朵,红艳艳地挂在枝头。那一日,家里的花猫都踱着轻快的步子,仿佛下一秒能“喵”上一曲。孩子们最喜欢婚礼,表姐妹们围着小姨,争相往小嘴上抹口红,然后拨弄一下小姨鬓旁那缕弯弯绕绕的卷发,笑得心满意足。

  刚出嫁的那些年,因为经济原因小姨甚少打电话回家,即使好不容易打一通,话也说不尽兴,外婆心里想着多聊会儿,嘴上却在心疼电话费,让小姨说两句就挂。1998年的春节,这是小姨第一次不在家过年,做了一桌子好菜的外婆,用手抹了抹腰上的脏围裙,无力地坐在椅子沿边儿。外婆在想小姨!年夜饭因为思念变得索然无味,直到饭桌边的电话响起……

  “妈!吃了吗?”电话那头是小姨的声音。

  “在吃,在吃!你吃了吗?吃什么了?”外婆高兴地猛点头,问题一个接一个,说着说着眼圈又有些泛红。那通拜年电话总共不到五分钟。

  出嫁到香港的头几年,小姨回家的次数,用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外婆外公也理解她在外生活、打拼的不容易。手机、网络还未普及时,我们了解小姨的生活往往通过信件,寄回的有时是一封信,有时是几张照片,那些日子里大家逐渐学会“看图说话”,想象着她在香港的生活。

  日子“爬”上枝头,随着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时间走得越远,小姨和我们的“距离”却越来越近了。

  香港回归10周年时,手机已经普及,话费也不如当初那么贵。小姨打电话回来的时间也多了起来,她会与外婆约上打电话的时间,但老人总会早早在电话机旁等候那一声“女儿的呼唤”,有时候一聊就是一小时。女儿的小烦恼和身体的疾病,母亲总挂念着,她努力着当一个倾听者和半个家庭医生。嘴里叨念的许多土方子,在下一次小姨打电话来时有了出口。

  香港回归15周年,小姨回家的时间也多了。她规划着每年都回家看看,一大家子人盘算着每年去不同的地方走走,全家福里,家人越来越多,笑意愈来愈浓。小姨没回家的日子里,我们也时常会去香港看看,按图索骥地寻找照片里小姨的生活。

  一年前,小姨给外婆带回了一台平板电脑,手把手教不识字的外婆怎么微信语音、视频。嘴上满不在意地说着“啥也学不会”的外婆,心里有点着急,“这怎么摁不出讲话的框?视频是点绿色的键吗?”每一项“技能”外婆都耐心学好几遍,并且隔天就“复习”。现在,老太太已经能自如地和大家微信聊天,半个月一次的电话等待也变成了一周两三次的视频,但她还是会习惯早早地等在一旁,生怕不错过小姨的呼叫。

  岁月鬓发霜白,也拉进了两地的距离。香港回归20年,是孩子在母亲怀里成长的20年,是小姨离开母亲后的成长20年,谁说这又不是心的回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