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意格笔下的船政印象(一)
http://www.mwnews.cn 2015-01-08 10:32:08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报资料图片)
林樱尧
2014年初,笔者应法国友人魏延年先生所嘱,修订船政洋监督日意格写于1874年前后的几篇文章。这些文章有的已见诸船政史料,但几经译抄舛误不少,有的则为笔者第一次所见。修订过程中,笔者感到日意格笔下的船政早期印象颇有意味,史实亮点不少,特点评几段,以供同好者参考。
一、日意格翻译的船政名称
1873年12月,日意格写过一篇文章,不久发表在法文版的《上海通讯晚报》上,此文后又译成英文,成为国内外学者早期研究船政史的重要参考资料,福建师范大学就收藏有这篇文稿。著有《福建船政局史稿》一书的福建师大林庆元教授,曾约同几位同仁将此文的大部分内容译出,以“福州船政局史料汇编”为题目。
魏延年先生让笔者修订的这篇文章全译稿,是另请一位谙熟英文的台湾学者再次翻译。这位译者虽然引用了“福州船政局”这个称名,却用括号作出说明:“中文直译福州军械厂”。笔者还见过有学者译为“福州兵工厂”的,厦门李宏伟先生是船政总监工叶文澜的后裔亲属,精通英语,他从网上付费也下载了这篇文章,认为文章题目应译为“福州军械厂及其成果”。笔者认为李先生的翻译更接近日意格原意。
日意格对于中国在马尾设厂制造轮船,开办学堂培育人才各事项是清楚的,也知道朝廷在马尾设置“总理船政事务衙门”作为管理机构。但要向西方人士介绍这么一个工业机构,大概花费一番口舌也难以说清,干脆就用洋人所能理解的、最简单直接地称之为“福州军械厂”。
为什么要称“福州军械厂”而不是相类似的“福州兵工厂”,日意格在开篇“军械厂的宗旨”中作了说明:“福州军械厂并不是一座生产各种机器、弹药或其他作战装备的工厂,而其实是一家专门制造船舶、生产各种船用设备的综合企业”。如果这家企业仅具备这些功能,干脆将其定名“福州造船厂”岂不更恰当?日意格接着又写道:“它还拥有一所附属的金属锻造厂,专门制造各种铁管和铁板。”并进一步说明,“建立军械厂的目的:(一)为中国的作战和运输提供一座航海设施;(二)训练当地学生使他们能够制造和操纵蒸汽发动机船舶;(三)利用福建省蕴藏的金属矿藏,特别是铁矿。”
日意格明确提到“福州军械厂”的任务是造船、办学和矿冶。但随着建厂工程和造船生产的展开,船政工种呈现多样化。因为,在当时中国制造轮船,不具备西方工业化国家那样有配套工业的支持,从打一根铁钉到造出蒸汽轮机,都必须自己生产,因此派生出众多专业门类。在日意格看来,只有用“军械厂”才可以统而概之。虽然也说明“军械厂”有培育学生的教学功能,但他没办法面面俱到,就以纯企业式的名称把船政称为军械厂了。
二、日意格对船政选址马尾的说法
经常有人提起,船政为什么会选择在马尾?若简单地回答,则可引用左宗棠1866年6月25日上奏朝廷的“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所说,“如虑船厂择地之难,则福建海口罗星塔一带开漕浚渠,水清土实,为粤、浙、江苏所无。”就这么简单吗?其实不然,日意格在文章中陈述了六大理由,其第六个理由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时在福州担任闽浙总督的中国高级官员,也是该计划的发起人,可以直接监督计划的执行。”
日意格对于选址马尾并强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为船政倡办者闽浙总督左宗棠能在福州“靠前指挥”,便于管理。但他怎么也料不到,1866年7月14日朝廷批准了左宗棠的计划,仅仅三个月后的10月14日,又突然下令急调左宗棠任陕甘总督,要他去处理数千里之外的西北军务。日意格在协助左宗棠镇压太平军的行动中,对左宗棠的能力和资望很了解,所以他积极跟随左宗棠开创这项艰难的事业。若早知有如此变故,大概也不至于紧跟紧随了。但他还真的没有跟错人,左宗棠得知要调往西北,马上着于对刚开创的船政事业做出周密安排,最重要的是选择了得力而优秀的接班人沈葆桢,还为沈搭建了可以放手工作的平台。左宗棠奏准朝廷,在马尾设置了高级别的“总理船政事务衙门”,并请朝廷简任沈葆桢为钦差大臣总理船政。左宗棠知道只有让沈葆桢位高权重,才能抗得住将接任闽浙总督的保守派吴棠可能对船政的干扰。之后发生的事,也见证了左宗棠的远见和部署之周到而有力。
对于选址马尾,除了倚重大人物,日意格在文章还陈述了另外几个理由。他首先从军事角度出发:“该港易于防守,散布于闽江口的小岛和蜿蜒小山的位置非常有利于修筑炮台。溯江而上,岸边山脉达10英里长,只要在这段航道部署少量水雷,就完全不可能通航了”。接着日意格以造船专业的眼光更具体阐释了选址马尾的优势,“该地拥有一块易于容纳吃水22至23英尺的船舶的泊地,可以完全容纳军械厂设计制造的船舶。而且,对造船特别有意义的有利因素是,该地也十分适合兴建沿码头展开的工厂沿岸设施”。日意格对造船厂因地制宜地布设各生产设施是内行的。他还了解到在船舶制造方面,福建拥有传统优势,“该省能够提供厂房基础工程需要的桩料和其他材料,台湾的煤也不算远,而且当地可以获取廉价的劳力”。
应当说日意格是真心为船政办事。他对船政作为当时中国兴办的最大军事工业,军事防卫方面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点认识很到位。随着船政的建设与发展,从马尾到闽江口的军事设施也不断加强,形成了较强的防御能力。日意格没有预料到18年后会爆发中法马江海战,他的海军同行孤拔司令蛮横地用重炮击碎了他的防御构想。曾有人说日意格是间谍,为日后法军入侵提供了军事情报,笔者认为这未免太牵强附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