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水道话邢港(一)
http://www.mwnews.cn 2015-09-17 15:46:54 来源:海峡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林宇
邢港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闽安古镇内,发源于天马峰,全长22公里,水深15米,流经白眉、前洋诸村,曲折蜿蜒,横穿古镇,汇入闽江。两岸群山叠翠,风光旖旎,衍生了无数秀美景致,更孕育了许多风流故事……
邢港,唐称迥港。唐代在此设闽安镇,宋为州属四大镇之首,明设巡检司。清设协台衙门管理水师,闽安水师辖内外澎湖列岛百多年。邢港,曾经密布码头、道头、浦头,有水门道、海关埕、员山道3座码头,有八浆道头、拍铁道头、海船道头、慈善道头、菜因道头、庙前道头等,更有贡船浦、深坑浦、登文桥浦、桃溪浦、重云浦等浦头。在邢港下游最开阔的水面设有贡船浦,长3公里许,是集商港、军港、海港于一身的良港,历为闽都外贸重要商埠。
唐天宝元年(742),福州名列中国三大港口之一,邢港是海贸进出福州的必经之路。唐太宗时,闽安邢港成为闽州重要口岸。唐文宗时,福州通往南海各国商船均由闽安邢港放洋出海,邢港成为福州从事海上贸易的主要始发地和停泊地。武则天时兴建通海石桥——迥龙桥,辟海通津,引舶入市。闽安迥龙桥历经千年,保存完整,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石桥,为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性建筑。唐代王审知开辟甘棠港,航道途经邢港,使邢港成为福州海上贸易集散地和福州商船与外国海船的停泊地。“秋来海有长阵雁,船到城添外国人”,生动地描写了当年的情景。
宋元明清时期,所有出海商船都是从邢港出发,经闽江口入东海,北上至江浙京津达东瀛、朝鲜半岛,南下通琼粤到东南亚各地,将闽浙盛产的丝绸、茶叶、瓷器、漆器、木料、竹材等物品源源不断运往各地,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口岸之一。邢港,在北宋时期,大规模扩建沿江道头,开辟了福州至钱塘江的航线,把福建盛产的大米源源不断从闽安运往京师,以解决北方大量人口南移所造成的缺粮问题,这是北宋时邢港最鼎盛时期。一时,千帆齐集,海舶云穿。南宋时,邢港沿续着北宋时期的繁华景象。绍光十年(1140),造船专家张凌奉旨在邢港造海船千余艘。
明清两代,1372-1879年间,中国与琉球国双方频繁往来。明洪武五年(1372),福州被指定为琉球朝贡交通港口,邢港成为琉球朝贡必经之路。琉球贡船及谢恩使、贸易使、进香使和留学生等,均须在邢港登岸。中国派往琉球国的册封使,也是从邢港出发。朱元璋曾派总管推官杨载,出使琉球,并带“善操舟者三十六姓”,前往琉球国授艺,帮助琉球国发展中琉朝贡贸易。明天顺七年元月,吏部给事中潘荣率400人出使琉球,在邢港打造封舟,经五虎门起舟七昼夜抵达。康熙二十六年(1684),清廷遣海宝及徐葆光二人经邢港往琉球国测绘地图。明清两代册封使,均从邢港出发,并由闽安水师护送。其时,琉球贡船须在邢港停泊,经巡检司会同有司检验封舟,然后驶往福州内港河口,卸下贡品,再候旨进京。闽安镇海滨怡山院(妈祖宫),现被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明、清两代,从福州驶往琉球国的册封使船及琉球国贡商船,都停泊此江边,上岸祭祀妈祖后开航,至今石碑尚存,碑文载有“新建天后祠,册封琉球副使内阁中书、长芦宫篆”等字样,是研究福州海贸与外交的重要资料。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1405-1433),船队六次停泊邢港,闽安古码头为放洋之所。郑和就地招募水手,补充兵源,采购物资,候风出发。闽安至今留有“三宝埕”、“三宝街”地名。元至明代,闽安镇均设立福建省盐馆总卡,负责管理福建沿海各地盐船的税收。“今省其税,闽安税课局领之”(《八闽通志》)。随着福建市舶司南移福州(1474),暹罗、爪哇、琉球、东南亚各国贡船,均在邢港停泊候检,闽安朝贡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清代设立闽安武口海关,关址在邢港南岸边,闽安水师负责征税和稽查事务,对进入福州的外国和内地贡船商船征收进口税。闽安武口海关是清代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和全盛的标志。其时,海内外来往福州的商船,均须在邢港停泊,验送关防,缴纳商税。邢港呈现出藩商涉海、纷到沓来局面。随着咸丰三年(1854年),清廷下令解除福建茶叶海运出口禁令,福州迎来了茶叶贸易的黄金时代,一跃而为“世界茶港”。而所有福州外运茶叶,均由邢港放洋出海,邢港因而联通世界,更加繁荣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