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镇万富里地名探源
http://www.mwnews.cn 2015-10-22 11:20:46 来源:海峡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林键
马尾镇核心区的历史应上溯至明末清初形成的中岐村。这也就是民国时期马江镇三保(中岐保、前街保、故道保)之一的“中岐保”。中岐保之内最核心的街道就是地方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万富里”。万富里位于“飞凤落阳”山体右翼山麓原民国马江镇著名乡绅周孙材故居(曾为马尾镇公社、马尾镇政府驻地)门前的一条街道。周边众多小巷汇聚于万富里,因此万富里是中岐保内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一直以来,笔者质疑现存“万富里”地名渊源的各种说法。“万富里”之地名是如何形成的?该地名演变过程是地方社会史的重要部分,值得溯源探讨。
一、“万富里”地名与人文环境信息相左
很明显,“万富里”是人文环境特征地名(不同于自然环境特征地名)。但奇怪的是从人文历史方面无法解释“万富里”地名字面的含义。清初中岐村是由长乐凤庄周氏与长乐松下王氏二姓迁徙此地形成的自然村。当时中岐村并非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没有足够的人口使其成为商贸繁荣的集市。这里也没有著名的达官显贵世居于此。晚清船政创设于中岐后,促成当地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型。但此时“万富里”并非商贸中心,也未产生“万富”之人家。中岐村素有“金聚山、银成泰”之称的两家商号都是王氏。他们并不居住于“万富里”。由此看来,从人文历史的角度来看“万富里”地名是解释不通的。由此判断“万富里”地名是另一个原始地名的美化讹传。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二、“湾坞里”地名与自然环境信息的矛盾
上文已述,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是无法解释“万富里”地名的产生。因此也有人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探究“万富里”地名的来源。于是,新近出现了以“湾坞里”解释“万富里”地名来源的现象。“湾坞里”地名首次出现在1991年陈公远先生所撰《马尾船政局对地方的贡献》一文,载于马尾政协文史组编《马尾文史资料(一)》第37页。原文说:“马尾原来是个湾坞(在今进步里)莺脰 山众流下泻,汇经马尾影剧院北面入江。”而后在2001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乡浏、李达合著的《福州地名》第301至303页,也引用陈公远的说法,写成《湾坞里讹称万富里》一文。
笔者认为“湾坞里讹称万富”之说,并不符合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历史特征。古代马尾中岐村核心地带万富里(今进步里平原一带),既没有“湾”也不可能有“坞”。第一,从自然环境来看:自清初中岐村聚落形成之时,这里早已是靠山的一片高地。即便闽江发生百年一遇的洪水,此地也不会被淹没。马尾当地有一句方言古语说“水淹狮尾山(位于原马江影剧院西北向)。”来形容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即便发大水,也只能涨至文经埕(原马江影剧院)西南侧“透头”中通桥下。因此中岐村高地之内不可能有临江形成的“水湾”。第二,从人文历史特征来看:在清同治年间船政创设于中岐之前,中岐村是农业社会。这里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曾有大型的造船工业,因此也就不可能在离闽江滩涂有500多米远的高地出现大型的船坞。如此一来,即可完全否定陈公远先生提出的,李乡浏继而凭想象发挥的“湾坞里”地名之阐释。
三、“弯壑里”地名更符合地貌特征
笔者认为,在从人文历史的角度解释不通“万富里”地名的情况下,通过自然地理角度来探索“万富里”原始地名源流的方法是正确的。1991年陈公远先生在这方面尝试着迈出第一步。但是他的方法论存在疏漏。笔者发现当地古人取地名的规律是:第一,在北方普通话还没有在南方普及的古代社会里,南方所有地名首先是在方言语境下形成的。因此探寻原始地名必须首先在方言语境下寻索。第二,在人文活动并不兴盛的早期聚落中,绝大部分地名都是根据具体地点的自然环境特征来命名的。聚落的人文活动兴起之后,才相继出现以人文事件来标记地理空间的地名。因此,以自然环境特征标记的地名比以人文事件标记的地名更加原始。
根据以上的规律,笔者推断:“万富里”应该是原始地名“弯壑里”的讹传。第一,地名里的“弯”指的是中岐村被山体环抱,这一带高地与山体交界处呈圆弧曲线的地形地貌特征。这片高地逐渐向西南侧闽江延伸一直都是平坦的平原,被人们划分为“荔枝埕”、“文经埕”、“成泰埕”。这一片高地平原“埕”,正是由山体长年累月受雨水冲刷而在山麓形成的堆积土层。它与江边的漫滩堆积土层又不一样。它不容易被江水洪水淹没。也因此先民才选择于背阴向阳依山傍水又能避开水患的地方定居,形成聚落。第二,地名里的“壑”指溪水冲刷形成的沟壑。发源自上岐“豪猪山”(今商船学校位置)的一条长流不息的溪流。它流经中岐“莺脰山”人仔里,在山麓平原冲击形成的一条深深的沟壑的自然地貌。在透头这个地方,呈现喇叭开口状(今前街)在官道头最终汇入闽江。可以说“弯”、“壑”二字充分流露出清代初期中岐村先祖择地定居的标准——依山傍水的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