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读家训养德性
http://www.mwnews.cn 2015-10-22 11:25:06 来源:海峡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黄俊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林则徐家训《十无益》,问世已届170多年,至今读来依然催人奋进、醍醐灌顶。
史载,鸦片战争前夕,深受全世界中国人敬仰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1839年9月巡视澳门后,针对世风愈下的时弊,以简明形式、通俗语言,以54岁的人生阅历,综一生之学养,题写了“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时运不通,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 无益。”给家族子孙留下一篇训诫文,俗称“十无益”,此乃则徐先生修身做人准则、以德存世的范本,字里行间传达出忠孝仁义礼智信、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丰富哲思,为后辈确立了崇德尚善、尊祖敬宗等楷模,充分展示和强调了训以育人、训以养德的第一要义,堪称民族价值洪流的风向标和导航线。
反复吟读家训,不难发现言简意赅、取精用弘的百字家训,从“立人”起篇,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实实在在的道理饱含哲理智慧与思辨光芒,强调了孝悌父母、敦和手足、乐善好施、勤学博文的重要性,它不仅标配了林氏的人生准则,深得为人处世宗旨,也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诠释了人生循序渐进、顺遂因缘,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的发展规律,对后人和社会极具借鉴和指导意义。正因为林则徐有如此的深刻认识,才能在那个年代,服膺儒学、鹤立群雄,由此不流于俗、不落于窠、不腐于世,勇挑家国重担、责无旁贷,成为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成就了非凡人生和千秋功业,抒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壮丽篇章,也铸就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成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壮丽的一页。其后辈亦秉承林家家训、振纲达材,志存高远、出类拔萃,因由家训精神力量的熏陶和滋养,不负祖训、树德建功、盛名远播,在各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所谓“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家训是我国历史上家长用于训诫、勉励子弟后代的文字或铭刻,其嘉言典句既是教育约束宗族言行举止的家法族规,也是团结维系宗亲的精神纽带。家风家训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周代,重视家风家训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我国历代名人学者、世家大族、各界贤达,大多以家训来训诫子弟、垂饬后代。不少家训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血脉积淀的提炼,是中华传统文化赖以传承的重要途径,为构建、丰赡和厚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增添了绚丽光彩。
我国家训名家云集,传诵不衰。随着时光推移,产生了《班昭女诫》、《颜之推家训》、《司马光家范》等家训著作,后来又有《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陈嘉庚家训》等名作,其内容涉及治家、律己、教子、勤学、涉务等,凭以律训自己、鞭策来兹的家庭教育之典范为世人所倚重,蕴含丰富,深意绵长。
再品林氏家训,字字珠玑,思想植根深厚,极富智慧涵养,落地金声。在国学日盛、文化复兴的当下,深觉其实为修身良箴、伦理行为、立身处世的道德准则和教育读本,再历千秋万代,依然脍炙人口,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