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琅岐烽火台
http://www.mwnews.cn 2016-01-07 10:33:33 来源:海峡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杨东汉
翻开尘封多年的琅岐镇《凤窝朱氏族谱》,该族谱修于明万历辛酉年(1573),为宣纸手抄本,谱中绘有一张明代琅岐岛地图,在凤窝村烟台山顶画有明代古炮台和烽火台,可见凤窝村烟台山因明代建有烽火台而得名。
烽火台又称烟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为古代战争中的报警方式,是古代战争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明代,在福建沿海一带,烽火台设置犹多。史书记载:自元末始,倭寇屡为海患,明初在沿海设卫,烟墩以为常备,嘉靖时倭患达到高峰,烟墩增设密集,明万历初年(1573年)以后,闽江下游及沿海一带一共设有烟墩59座,沿江烟墩设在凤窝、琅岐、长屿、象屿、拱屿、猴屿、盐仑、鼓山等地。
琅岐岛地处闽江入海口,为扼控海门,屏障省会咽喉之地,国防要塞。明初,倭寇经常骚扰我东南沿海,明太祖朱元璋命令江夏侯周德兴入闽巡视海防,从闽江口到省城福州筑烽火台36座,置五卫指挥司,下设千户所,45个巡检司,并拨兵把守,以防倭寇。因而,在琅岐岛凤窝村(古称王山甫)烟台山和琅岐镇的北面台烽山筑烽火台,设巡检司,加强闽江口防备。
从《凤窝朱氏族谱》中所画的烟台山烽火台,是建在高阜山巅的一座夯土高台,外砌砖石,内设墩台狼烟,以资报警。烟墩巍峨壮观,烽烟直冲云霄,仿佛把人们带到烽烟滚滚、狼烟四起的战争年代。
据史书记载:古代烽火台,设有墩台营房,有警则守兵举烟为号,烟火报警又加之挂旗、鸣炮,功能极多。寇至百人者,挂一旗,鸣一炮,至三百人者,挂二旗,鸣二炮,寇至五百人者,挂三旗,鸣三炮,寇至五千人才挂五旗,鸣五炮,以烽火、挂旗、鸣炮传递敌情信息。
附近军民得到烽火台发出信息后,即从四面八方赶来,合力歼敌,致倭寇被围歼。烽火台一般有六、七人把守,一人专管文书、传递信息;其余则轮流值守,敌至白天则举烽烟,夜晚则举烽火,对于燃烧物来说,白天容易看到烽(烟),夜间则容易看到火,所以叫烽火台、烟墩。燃烧物则以干柴草、谷壳、干狼粪等,这样的浓烟直上而不散,故叫“狼烟”。
明嘉靖四十年(1561),福建沿海倭寇猖狂,屡犯琅岐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民不聊生。抗倭名将戚继光率兵在闽江口抗倭,倭寇数千人登陆琅岐岛,岛上烟台山、台烽山两座烽火台举烽火报警,远处烽火台看到烽火,也燃起烽火,一个接一个墩台相传,省城很快知道有倭寇侵犯,有足够时间调兵遣将,联合闽江口军民围歼倭寇,倭乱遂绝。可见,烽火台在没有现代化通讯工具时的古代战争中发挥多么重要的作用!
明代福建沿海所设的烽火台,在清初顺治年间因裁撤卫、所多已废圮,代之设立炮台、寨、营房。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在琅岐岛烟台山和金牌山增设三座炮台群,设营房屯兵把守,从此岛上烟台山烽火台和琅岐台烽山烽火台被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只能从史书和族谱中寻找烽火台的遗址,给人留下几多遗慨和深深的乡愁。
登上烟台山,如今烽火台已荡然无存,我们只能在这座荒山野岭的乱石中找到烽火台的蛛丝马迹。站在烽火台的遗址前眺望,眼前闽江碧波万顷,双龟、五虎历历在目,渔船点点,海鸥翔集,万吨巨轮进出海门,闽海风云尽收眼底,山河壮丽,气象万千。抚今怀古,感慨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