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陈公远先生的医学生涯

http://www.mwnews.cn  2016-05-05 10:43:24   来源:海峡时报    【字号

  林键

  陈家悬壶济世有百年。陈公远之祖父陈兴饶曾供职于前清国子监。正如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陈兴饶与古代文人一样,既是文士又会传统医学。而公远之父陈志悦(1861—1942年)先生正是秉承祖上的医学,于上世纪20年代末在马尾前街开张著名的“仁济”医药铺。该铺门面与“寿德康”医药铺隔街斜相对,与宝枝京果铺相邻。

  同一时期,马尾街的其他药铺还有:太乙、庆安、寿德康。与其他三家商号名称对比,“仁济”在语境内涵上更胜一筹。所谓“仁”正是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说明陈家祖上是儒生出身,有传统古典文化的继承。所谓“济”,说明该商铺属于医疗慈善性质。简单“仁济”二字掷地有声,体现了陈家特有的中国传统人文气息,也向社群表明了一代儒商的社会责任心。

  在旧社会,传统中医药行业并没有像当代这样有太严格的行业规范。那时候的中医传承基本以师徒传授为主。陈公远先生祖上传有大量中医经验,因此先生7岁随父学习中医把脉。据公远师之医学弟子说,公远师常喜欢开“六和汤”为病人治病。先生尤以内科、妇科、针灸见长。因其医术精湛药到病除而名声远播。40年代末,陈公远先生加入地下党,以“仁济”药店为掩护,为中共闽东游击队提供医药支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逐步推行社会主义经济改造。马尾地区私人医药商店由政府主导开始联合经营,在公有制马尾供销社下设立医药商店、医院。陈公远先生曾先后担任马尾公社中心保健院(即马尾镇卫生院前生)院长、马尾供销社医药商店主任。70年代末即将退休时谢绝出任供销社书记一职。

  80年代陈老退休后常常为父老乡亲义诊。常有邻乡的快安、朏头、上岐、君竹、路上一带病人远道而来扣门求医。对于家境贫困、老弱病重的病人,陈公远还上门免费送药探访。比如:马尾街道居民陈梅英患胃出血,久治不愈。陈公远得知后,主动送医上门,为其解除了病苦。1986年底,日本福原芳子女士回马尾夫家探亲,慕名前往就医。陈公远细心为其诊断。福原芳子女士服药后病情大有好转。陈老多为他人义诊,病人多有馈赠,但都被陈老婉言谢绝。

  在旧社会,与马尾街其他医药铺一样,仁济也招收学徒。闽侯沽屿人林济安(1917—1967年)就是“仁济”医药铺早年所招收的学徒。由于林济安勤学医术,很快就出师,以后成为马尾街享有盛誉的名医。此外,公远还将自己的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辈。现今马尾君竹路上的健民药店老板林从钦先生就是他的得意门生。公远不止一次地勉励年轻人说:“趁着年轻要多学多读多问。中医经验是慢慢累积的。”他还说:“平平做,三分天。”意思是开药店不是一件小事,要以诚信为本。这关系到社会大众的安康。于是林从钦先生深记陈老的话,自1984年就努力参加福州农工党药工培训班,取得骄人成绩。陈老还不断鼓励他继续深造。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培养了徒弟,饿死了师傅。”但陈公远则是“点燃自己照亮他人”高尚作风培育后起之秀。由此我们看到他作为一代宗师的开阔胸襟。

  1988年3月24日《福州晚报》第二版曾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陈公远九年义务看病四千五百人次》为题做报道。陈公远先生因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87年12月被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温暖的榕城’系列活动积极分子”称号。陈老又被评为福州市“先进退休老干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