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中国航空业一百年的首创地
http://www.mwnews.cn 2018-04-09 09:15:24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林樱尧
一百年前,中国的航空器制造在马尾造船厂发轫,这里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发祥地。
1917年底,马尾创设“海军飞潜学校”,培育航空工程人才。翌年1月,北京政府国务院批准,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飞机工程处,组建了我国第一家飞机制造厂。
国产飞机的诞生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着世界第一架动力飞机起飞了,尽管飞行时间只有59秒,飞行距离仅206米,但也就此掀开了人类的航空新时代。
大多数人认为中国首先制造飞机的是冯如,他1883年出生于广东恩平,12岁时随表亲来到美国旧金山,学习机械和电工。在莱特兄弟首制飞机后,他大受鼓舞,与几位好友着手飞机制造。经几次试验失败后,在1909年制造出一架飞机并试飞成功,第二年他又造出一架更先进的飞机,飞行高度达700英尺,最远飞行距离20英里,时速达65英里,得到了美国航空界高度评价。辛亥革命后,他立即响应孙中山“航空救国”的号召,带着自己制造的两架飞机回国,遗憾的是,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郊外进行飞行表演时飞机失速坠毁,不幸遇难,年仅29岁。
马尾设厂造飞机的来由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飞机和潜艇在军事上的使用价值开始显现出来。这时,夺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复辟称帝,决定制造飞机和潜水艇以增强北洋军阀实力,便让亲信刘冠雄着手筹备。
刘冠雄出身船政学堂,深知要制造飞机和潜艇,必须先从培育人才入手。1915年,海军部变卖了一艘在意大利订购的军舰,得款30余万元作为培育经费,命令已在英国留学的海军学生巴玉藻、王助、王孝丰、曾诒经、马德骥等九人,转学到美国,学习飞潜技术。
巴玉藻等人已在英国留学了五年多,对机械工程和航空技术都有一定功底,转到美国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后,一年多就完成学业,并于1916年6月取得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他们于1917年11月相约回国,立即向北洋政府请求建厂自制飞机。海军部派官员到各地择地建厂,最后同意福州船政局局长陈兆锵所请,看中福州马尾“地段最宽,足敷展布,而厂所机器尤足”的优势,就决定在马尾船政局开办了海军飞潜学校,招生培育人才,内设厂制造飞机。
船政局腾出铁胁厂几个厂房,又将造船台改为飞机装配厂,在临江地段铺设了飞机下水滑道。中国第一家飞机制造厂就这样在马尾组建起来。
攻坚克难,制造飞机
早期飞机的机身、机翼大都用木材制造。巴玉藻他们没有购买国外昂贵的材料,而是经过反复试验,选择福建盛产的各种木材作为主要原料。
条件十分简陋,困难重重,但巴玉藻他们秉承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将制造的各种飞机部件进行严格的物理试验,还对工人们分专业进行培训,不但培训制作技艺,还讲授飞机飞行原理、发动机原理等航空工程,从而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的飞机制造人才。
在1919年8月,飞机厂终于造出了第一架飞机,取名“甲型一号”。1920年2月,时任航空局局长杨仙逸带一批人来厂参观,试飞了这架飞机,飞机刚刚升空便侧滑坠水,好在没有伤亡,发动机也完好无损。当年又用这台发动机造出“甲型二号”,并试飞正常,“甲型”飞机共造三架,作为试制品,操纵性能较差,但毕竟是飞上了天,标志着中国航空业在这里迈开了最初的步伐。
飞机厂又在随后的十余年间,造出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十五架,还研制出水陆均可起飞的飞机两架。在制造过程中,中国新一代航空业技术人才也快速成长,成为早期的航空技术骨干。
抗战爆发后,飞机厂搬迁后撤,又为空军修理、组装飞机百余架,为打击日本侵略军做出了突出贡献。
纪念马尾造船首创中国航空工业,不仅仅是纪念曾经的辉煌,更在于缅怀先辈们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继承他们为国图强的光辉业绩,弘扬他们不惧牺牲为国献身的壮烈精神。2018,让我们隆重纪念马尾造船首创中国航空业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