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富都青年》:他的沉默,震耳欲聋

http://www.mwnews.cn  2024-10-25 14:23:14      【字号

  作者 蒹葭

  在光影世界里,有一种表演,无需过多言语,仅凭眼神与肢体,便足以触动人心,刻画出人物的悲欢离合与人性深度。吴慷仁在电影《富都青年》中的表现便是如此,他也凭借影片中的阿邦一角,直接斩获了第6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吸引笔者走入影院的就是吴慷仁一场在监狱中与开照法师对话时的表演。作为全片几乎无台词输出的听障人士,阿邦在电影前半段呈现了一个身处困境却始终怀揣善良与爱的人物形象。而直到生命尽头,在监狱中与大师交流的那场戏里,从一开始的麻木,到后来面对大师时,情绪逐渐爆发,他将阿邦内心深处的绝望与愤怒展现得淋漓尽致。原来手语不只是比手画脚,还包括了力气力道、脸部表情,吴慷仁的手语里,充满了语气。从小到大一直“不响”的好人,终于在失控的情绪中含混不清地艰难吐出几个字,那是他第一次为自己“发声”,而发声的话语是一遍遍重复着——我、想、死!相信在那一刻,即使摒弃掉字幕,观众都能够感受到这个人物是怎样血淋淋地剖开了自己的内心,如泣如诉。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谈到幸福,人们头脑里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模式:生活无波无澜的平顺;而不幸的人群,就没有模式了,各有各的难。《富都青年》就是将目光聚焦在马来西亚一对没有公民身份的兄弟身上。

  “富都”这个名字,从字眼上都充满了讽刺和荒诞感。这里曾是吉隆坡中下阶层华人的主要聚集地,如今成为外籍劳工的聚集地,围绕着阿邦和阿迪这样的“非法”劳工,一幅幅可悲又无奈的底层众生相在这里层层展开。

  电影《富都青年》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没有公民身份的阿邦和阿迪两兄弟,在富都的底层社会里苟且偷生。哥哥阿邦是一名听障人士,一直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只想有一个安定的生活及帮弟弟阿迪争取到公民身份。而弟弟阿迪则不愿意向命运低头,想通过各种不太光彩的手段赚钱,想让哥哥和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随着一场社工佳恩的意外身亡,兄弟二人最终被迫分离,走向了生死两茫茫。

  兄弟二人的情感是片中极为动人的部分,两兄弟有一个仪式感十足的吃饭方式——互相用对方的头去磕破鸡蛋壳。这一动作贯穿了影片始终,从一开始的温馨到最后的“以卵击石”,更增添了悲剧的底色。

  影片的最大看点当然在于吴慷仁,当之无愧的金马影帝。无论是为了契合角色,在外形上晒黑暴瘦的改变,或者手语等动作肢体运用的外在表现,还是深刻复杂、层层递进的无声情感爆发,吴慷仁的演绎鲜活和准确都堪称教科书。在访谈中,吴慷仁谈及“名场面”时,表示剧本上只写了“控诉”一词,但面对着僧人的循循善诱,他不由自主的“爆发”,将过往人生的压抑、痛苦、委屈和伤悲一股脑儿表达出来,成就经典。

  《富都青年》是一部让人心疼的电影,在这个残酷的世界,生活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它明明让人背负着一个不可选择的命运,却又释放出命运与主观能动性相关的讯号,人世多艰,咬牙坚持也要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