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第一!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马尾罗星有实招
——马尾区罗星街道成功创建2021年度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http://www.mwnews.cn 2021-12-10 09:23:02 【字号 大 中 小】
记者 丁林怡 受访者供图
日前,福建省财政厅公布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成效考核排名激励措施,对排名前五名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各奖励100万元,其中马尾区罗星街道位列第一名。
罗星街道位于马尾老城区,辖区内80%的居民住宅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且多为无物业老旧住宅小区,这样的罗星街道,在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的过程中,并不占有先天条件,那究竟它是如何做到这来之不易的“第一”?近日,记者深入实地探访,为您揭秘罗星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突出制度建设 完善顶层设计
要想分类做的好,各项制度不能少。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马尾区罗星街道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建了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成立了相应的垃圾分类干部工作队、街道垃圾分类督导队、村居入户宣传动员工作队以及村居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并陆续出台制定了生活垃圾治理各项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逐级明确了大家职责和任务,对推进罗星街道区域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马尾区罗星街道党工委综治副书记朱祥武告诉记者,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能分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罗星街道建立了相应的街、村(社区)包点工作制。“包点工作制的建立将各小区的工作任务都分解落实到每个包点街道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身上,这样即确保责任到位,也有助于我们掌握进度、总结经验,同时能及时协调解决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为确保创建效果,罗星街道每月定期召开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部署会,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再总结和再部署。同时,还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村(社区)党建及年终综合考评内容。
锚定目标、梳理思路、制定标准、落实责任,这是罗星街道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做出的第一步。
聚焦重点难点 坚持分类施策
垃圾分类推广以来,误时投放成了治理难题。志愿者巡逻、城管执法进小区、“劝”与“罚”相结合等垃圾分类新措层出不穷,但仍有部分小区居民误时投放生活垃圾。为破解该难题,罗星街道在正荣财富中心和尚层建筑试点设立“零误时”智能警报系统。
12月9日下午17时,记者来到正荣财富中心,刚刚靠近垃圾分类屋,就听见智能警报系统开始播放警示语音。“嘀!嘀!嘀!现在是非投放时间,请您不要投放垃圾,改为合法时间投放,违规者将面临城管部门的惩罚......”环卫中心主任陈少武介绍,该系统可以在监控可视范围内设置预警范围,当有人员在非投放时间进入预警范围时,喇叭会自动播报相关的非投放时间及相关垃圾投放管理办法的警示语音。“此外,系统还会将该时段视频信息上报平台,由相关管理人员在线调取视频,审核是否违规投放。”陈少武说。
除此以外,为全面实现“零误时”垃圾分类小区全覆盖,罗星街道还制定了《罗星街道关于全面做好“零误时”垃圾分类小区整治工作的通知》,并成立督查小组对各村社区误时投放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截止目前,罗星街道西提湾、汇特城、沿山新村等73个小区已逐步实现“零误时”。
要想成功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只做好居民社区垃圾分类是不够的,还要做好辖区内公共机构、经营场所等垃圾分类工作。
为了让辖区内公共机构“动起来、学会分、坚持做”,罗星街道通过硬件自查和软件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台账资料,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开展多次“回头看”活动。“针对经营场所垃圾分类工作,我们则通过打造沿街店面‘可视化’示范街,将沿街店面分类参与情况、四类垃圾收集量、分类准确率等数据信息展示于星旺路、沿山东路的数字展示屏。”朱祥武表示,数据信息的展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辖区沿街店面的垃圾分类积极性。
创新宣传方式 营造浓厚氛围
打造“环保酵素果蔬园”、设置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点,设立学生垃圾分类社会实践点,聘请传媒公司策划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培训活动、制作拍摄垃圾分类专题纪录片,开展“全城寻你‘最美垃分人’云端评选活动”......为使垃圾分类好习惯深入千家万户,今年以来,罗星街道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经过我们一年的大力宣传,大部分居民对于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意义、相关政策和分类知识都已有所掌握,不理解、不支持、不愿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也越来越少,更多的居民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朱祥武表示,创建示范片区以来,罗星街道已在正荣财富中心、易安居、沿山新村等10座垃圾分类屋(亭)设置了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点和学生社会实践点;组织开展了“全城寻你‘最美垃分人’云端评选活动”“变废为宝·以旧换新·垃圾分类全民行动宣传”等活动6场。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为进一步提高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罗星街道与区城管局联合各中小学组织开展多次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垃圾分类的意识要深入人心,除了要靠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从孩子抓起,通过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宣传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也能发挥‘小手拉大手’的积极作用,让孩子们做家里的宣传员、监督员,带动家庭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朱祥武说。
垃圾分类要想久久为功,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朱祥武介绍,下一步,罗星街道将会继续巩固好现阶段居民社区垃圾分类成果,努力探索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新路径、新模式,力争实现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