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不容辞 区司法局当好“五大员”
http://www.mwnews.cn 2022-12-02 14:11:56 【字号 大 中 小】
马尾新闻网讯(记者 江超云 相关单位供图)“感谢马尾区司法局,在疫情期间还线上帮我们调解,不仅帮我们要到了医疗费,还补上了我的误工费。”李女士夫妻对马尾司法所调解员陈开胜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在视频那头露出欣慰的笑容,并对调解员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疫情阻击战中,区司法局坚持当好纠纷“调解员”,做好线上调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们主动排查纠纷隐患,疫情期间累计开展22次线上调解。
战“疫”时刻,区司法局通过当好“五大员”,做好重点人员管控、社矫人员服务、疫情防控、防疫宣传等工作。
因疫情防控需求,重点人群线下管理工作无法开展,区司法局作为重点人群“管理员”,为此强化社区矫正“线上”监管,不仅利用“在矫通”软件开展线上教育学习,还督促全体社区矫正对象按规定参加核酸检测。与此同时,适时增加电话核查、微信报告,核查社区矫正对象每日位置。截至目前,尚未发现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重新犯罪情况。
为落实疫情期间释放人员无缝衔接工作,区司法局提前与监狱、公安、交警、村居、家属等协调沟通,落实衔接手续,形成闭环管理,顺利完成7名释放人员的接收工作。同时,在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首次谈话时,着重强调马尾区疫情防控和刑释安置帮教工作要求,签订《刑满释放人员帮扶协议书》和《疫情防控承诺书》。
区司法局是“管理员”,也是“服务员”。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的帮助太及时了!”11月6日,亭江司法所收到社区矫正对象送来的一封手写感谢信,对亭江司法所助其讨薪表示感谢。
11月1日,在亭江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的雷某某满面愁容来到亭江司法所寻求帮助。雷某某从事渣土车司机工作,由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被老板李某拖欠工资1万余元。雷某某通过面谈、微信、电话等方式多次催讨无果,雷某某家庭经济较为困难,欠薪事件对其造成了一定的思想负担,“真的太难了,还好有杨所长的帮忙。”
亭江司法所所长杨希在了解情况后,完成从社区矫正工作者到人民调解员的角色转换,认真研判欠薪事件细节,制定讨薪调解方案。因疫情原因,调解主要以电话的方式进行,她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11月4日,雷某某拿到了拖欠多日的全部工资。
“我们在做好对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帮助社区矫正对象维护合法权益,让每位社区矫正对象感受到社区矫正工作的‘温度’,让人民调解工作润民且促平安。”杨希对记者说道。通过调解手段提前介入,解决纠纷隐患,亭江司法所的工作成果,正是马尾司法人平凡之中见责任,细微之中见闪光的司法行政精神的最好实践。
用好线上热线,当好公共法律“接线员”,是区司法局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法宝。
自10月28日起,我区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公证热线“不打烊”,由公证处和法律援助中心暂停线下窗口服务,每天安排值班律师和工作人员值班,适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司法行政业务指引,有效满足全区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截止目前,共提供公证法律咨询30余次,通过邮寄等方式将公证书及时送达办证群众;“12348”热线累计接听解答咨询72人次,实现接通率达100%,满意率达100%。同时,疫情期间为110名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区司法局还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区司法局党支部发挥“鼎尚”党建品牌精神,第一时间组建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在罗星街道马限社区、琅岐镇红星村成立5个临时党支部,并成为疫情一线的志愿者,引导居民持续增强疫情防控意识,非必要不出行、不聚集,认真做好自身防护。
值得一提的是,区司法局还发挥专业特长,梳理防控中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后果,对全区各执法部门执法行为进行指导并提供法律意见,督促执法部门依法行政。
不管是调解员、管理员、服务员、接线员还是宣传员,马尾区司法局始终坚持立足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打赢突发疫情攻坚战贡献司法行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