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马尾:着力打造“1+2+1+N”社工站模式 让服务更大更密更有温度

http://www.mwnews.cn  2023-04-07 08:58:53      【字号

  记者丁林怡 受访者供图

  老年课堂、书画培训、老年人季度生日会、少年武术、四点半课堂……如今在马尾有社工参与的活动已越来越多,社工离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近。2021年以来,马尾区民政局通过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工队伍,并按照“制度规范、设施完善、功能多样、服务专业”的标准搭建了三级社会工作服务网络,实现了镇街社工站百分百全覆盖,目前马尾正在着力构建“1+2+1+N”镇街社工站马尾模式,让社工服务更大更密更有温度,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感。

  “‘1+2+1+N’社工站马尾模式促进了分级分类社会救助与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相融合。”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1+2+1+N”模式,即实施“1”个社会救助保障服务;搭建“2”个支持网络(风险防控和能力建设支持网络);开展“1”个激发社区活力的“多元共治”计划以及以五社联动为机制,创建形成“N”个创新服务的马尾模式。

  分级分类救助让服务更加精准

  2021年7月,外来务工人员杨某家发生煤气爆炸,其父亲、儿子、妻子均重度烧伤住进重症监护室,经过抢救,3人均脱离危险,但家里的积蓄已花光,后续治疗费用难以支付。出现意外后,杨某为了照顾他们,无法外出工作,家里主要经济来源也失去了。罗星街道社工站的社工了解情况后,通过科学评估,介定杨某一家为危机级别的重点类。社工通过个案管理办法为杨某一家提供专业服务,在经济层面,帮助服务对象申请政府的临时救助,链接社会慈善资源同时发动居住地居民捐款,筹集治疗费;在心理层面,提供心理疏导、创伤后心理抚慰等,为服务对象输入希望,增加生活的信心;同时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发动服务对象的亲戚朋友、志愿者等协助服务对象做好后方保障工作。此事件发生以后,社工还联动社区、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内开展防火安全知识宣传,让居民提升安全意识。

  据悉,通过对服务对象的分级分类,为服务对象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使社会救助政策、资源、服务与需求精准匹配,大大提升困难群体的生存能力和社会融入能力。

  多元主体共治

  “阿婆阿公最近身体感觉怎么样,这几天天气多变,要及时增减衣服......”近日,马尾区马尾镇社工站联动旺岐社区居民骨干、志愿者,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阳光学院等青年志愿服务队对马尾镇社工站28户救助对象进行入户走访。像这样由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服务模式在马尾旺岐社区已成日常。

  “社工站作为一个平台可以快速发掘并培育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社区骨干、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力量,其中居民作为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如何有效调动大家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就至关重要。”旺岐社区陈伟书记告诉记者,旺岐社区是混合式社区,社区居民间存在情感空间疏远、物理空间分割、资源分散的特点,因此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直不高,自引入社工专业化服务后,社区在社工的协助下组织开展了多起活动,包括亲子运动会、公益集市、老年人季度生日会等。“活动促进了居民间的交流,打破社区居民间的疏远和分隔,在此期间有很多居民都感受到温暖,自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社区的治理过程中。”

  社工从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着手,通过在社区营造康乐、亲子、安全等公共空间,促进居民互助,通过搭建“小区-社区”两级党群议事协商平台,形成了“居民诉求-协商议事-服务推进”的模式,带动多元主体协商议事,共同参与社区事务。

  挖掘特色形成“N”个创新服务项目

  挖掘特色、因地制宜。为精准把脉各镇街、村居重点民政领域服务对象的需求,自各镇街社工站成立以来就常组织开展各类常态化服务需求调研,社工站会通过调研结果精准把脉居民的“微需求”,并根据需求提供个性、专业化“微服务”。

  琅岐镇乐村村是典型的空心侨村,村内独居、空巢老人多,村中妇女工作积极性不高。琅岐镇社工站在调查研究后,决定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角度出发,帮助乐村村实现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的改变,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如今乐村村在社工站的帮助下已组建有‘巾帼幸福园’、办乐村工坊、乐享百岁助老行动等特色项目。”益乐社工负责人吴维姗介绍,目前乐村村已形成环境治理常态化维护机制,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乐村工坊运营一年多来,工坊内人均收入达60元左右;乐享百岁助老行动也动吸引百名企业党员、热心群众参与。

  目前马尾区多个(村)居已创建形成“N”个创新服务项目。下一步,马尾区民政局将加大典型培育,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工站服务品牌项目,努力实现站点建设更加规范、服务方式更加专业、服务成效更加明显的目标,将三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打造为提供为民服务、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