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林祥春:做好社区警务“春哥”有“法宝”

http://www.mwnews.cn  2024-03-23 15:04:08      【字号

林祥春:做好社区警务“春哥”有“法宝”

  马尾新闻网讯(记者 丁林怡 通讯员 陈宇航 周晨伟 文/图)“有事找春哥,准没错。”说起马尾区公安局亭江派出所副所长林祥春,亭江镇很多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这是林祥春深耕社区警务工作21年来收获的珍贵口碑。

  21年始终扎根基层一线,让林祥春不仅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到同事和辖区群众交口称赞的“春哥”,也让他收获了自己应得的荣誉,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优秀人民警察、福州市劳动模范……每每提及这些“光环”,林祥春总是摆摆手,然后笑着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是我应该做的。”

林祥春:做好社区警务“春哥”有“法宝”

  刻苦钻研 他是警务创新的“先行者”

  “刚从事社区警务工作那会儿,入户访查就是摆在我面前的头号问题。常常天一黑就找不到路了,一转脸就不认识人了。”林祥春说,“当时我就在想,能不能有一张‘大地图’可以标明方向的同时,还可以标注信息,一目了然。”

  说干就干,林祥春利用航拍图软件,结合公安工作中采集的相片、视频等资料,耗时2个月使得“警务地理信息平台”初具规模,融汇了家庭成员信息、房屋方位和结构、出租屋报备登记等信息,逐步实现重点单位、重点人口精准服务和管理,为场所治理、侦查破案提供了重要作用。

  “当时有一名在逃人员流窜进辖区,我翻出‘大地图’一下子就定位了在逃人员所在的房屋,为抓捕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林祥春满是自豪。

  基于林祥春研发的“警务地理信息平台”,福建省公安厅推出了“治安管理标注系统”,整合全省警务力量和资源,大大延伸了服务群众触角,提升了便捷服务广度。在福建警察学院老师的帮助下,林祥春不断提炼总结,撰写的论文《信息主导警务的新模式——林祥春社区警务工作法》,获全国公安机关“和谐社会与警民关系论坛”学术征文三等奖。2009年6月,林祥春所在的警务室成为福州市公安局首批以民警姓名命名的警务室。

  “警务围着警情转,民警围着百姓转。”这是林祥春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而今,作为“林祥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他将警务工作与人才工作相融合,打造由公安民警、专家学者、劳动模范、村居干部等20人组成的团队,围绕科技强警、为民服务、社会治理、警务实战等开展创新研究。据统计,这支队伍成立以来共处理投诉、调处矛盾纠纷300余起,接待群众1000余人次,配合协助派出所处警500余起,治安巡查累计超过2000人次,先后完成《群众工作之矛盾化解》《五级巡防力量的建设与培训》等课题研究,成了福州市马尾区社会基层治理一张闪亮的名片。

林祥春:做好社区警务“春哥”有“法宝”

  扎根基础 他是群众眼中的“自家人”

  “你砍了我50多根毛竹,你赔我钱!”“简直胡说八道,这锅我不背!”……日前,两名村民在亭江镇长柄村村委对峙,火药味浓烈,险些大打出手,村支书杨人渠在沟通无果后,立即联系了林祥春。“别急别急,你们先冷静冷静,一个一个把事情说清楚。”赶到村委会后,林祥春把双方分开后倒上热茶,再逐一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在了解到矛盾的症结在于无法确定毛竹被砍伐的数量后,林祥春当即决定和两位村民一起“现场勘查”。

  毛竹的种植地在深山之中,林祥春和两名村民步行近2个小时的山路后终于抵达事发地点,经过对树桩以及散落在地的毛竹进行清点,最终确定被砍伐的毛竹数量共计13棵。数据最有说服力,在林祥春的调解下,双方商定赔偿金额,握手言和。事后提起这件事,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春哥是最公正的,我们大家都相信他。”

  “矛盾纠纷调处占社区警务工作一半以上,可以说,矛盾纠纷调解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着社会和谐与稳定。”在多年的调解工作中,林祥春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2+5+16”群众工作法。据介绍,“2”指的是“倾听”和“调解”,耐心倾听是成功调解矛盾的前提,妥善调解是辖区安定稳定的保障。矛盾纠纷发生后,往往双方会经历“惊、痛、怒、悲、和”“5”个情绪阶段,在调解过程中必须做到“以礼待人、以诚感人、以理服人、以法制人”这“16”字准则。

  村支书杨人渠和林祥春共事了17年,见证了林祥春成长的从警历程,谈起和林祥春一起调处矛盾纠纷,他十分感慨:“乡村工作复杂多变,是直面群众的第一线,我们开展工作常与派出所相互配合,我们村里但凡有解不开的‘结’,只要祥春一来,问题总能迎刃而解。”

林祥春:做好社区警务“春哥”有“法宝”

  薪火相传 他是年轻民警的“好师傅”

  “‘春哥来了’,这在我们所里可不是什么‘一级警报’。”亭江派出所民警郑宏达打趣地说,“而是意味着问题马上就能解决。春哥从来都不只是把任务交给我们,还会清楚地叮嘱我们该怎么做。”

  提起林祥春教自己啃下的一起“硬骨头”事件,郑宏达印象深刻。去年8月,长柄环乡路雨水管铺设工程施工时,将村民杨某的房子震裂,杨某的父亲执意坐在施工现场干扰,导致停工近一个月。林祥春得知情况后带着郑宏达,与村干部、施工方一起到杨某家中走访,以礼相待,倾听诉求,拍摄房屋裂纹。经当场调解,施工方同意按要求修补房屋,杨某也同意工程同步开工,一场僵持顺利化解。

  林祥春不仅自己是“尖兵骨干”,还十分注重培养“新生力量”。2019年4月,他被福州市公安局评为“中级警务实战教官”。在自身素质过硬的同时,他还积极发现、吸纳公安队伍中各方面优秀人才,组建起了一支由8名民辅警组成的优秀教官团队。团队将劳模工作室作为研习所,常态化开展教学法研讨,利用长柄村中心广场进行教学法演练、无人机操练、巡防队培训等,民辅警战斗力不断提升。2023年7月,教官团队荣获警用无人机技能竞赛第三名,同年11月,荣获全市公安机关射击比赛第一名。

  “我虽然是他的师兄,可在我眼里,他就是我的师父。我服他。”曾任亭江派出所警务中队长,现任马尾区公安局交警大队中队长的江敬华说,“他特别注重方法传授,我如今在工作岗位上的好多做法和经验都是从‘祥春师父’身上学的。”

  为了让自己的经验集成,形成“学得会”而且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在工作中,林祥春还注意将自己所遇到的案件案例有意识地整理归纳,记录在案,作为讲课案例。2023年3月,林祥春主讲的《基层警务之群众工作》被福建警察学院列为正式培训课程,他被聘为“客座讲师”。截至目前,林祥春已在福建警察学院授课12场次,受教的民警、学警达3000人次。

  “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实干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法宝。为民服务、守护平安永远在路上。”林祥春步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