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头条新闻 >> 正文

服务“小窗口” 便民“大作为”

365天,闽安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 侨乡居民足不出村享受公共服务

http://www.mwnews.cn  2014-03-18 16:00:33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我女儿的医保卡办好了吗?”3月17日一早,亭江镇闽安社区居民吴翠霞来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医保社保”社会事业窗口询问道。

  “阿姨,已经办好了,现在就可以领。”窗口工作人员递上了办好的医保卡。吴翠霞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女儿在外地工作,没有时间回来办证,让我代办,可是我今年已经87岁了,腿脚不方便。这不,好在有便民服务中心,我只要带着有关材料到这里,工作人员就能把剩下所有的手续帮我做好,根本不用愁。”如今,像吴翠霞一样,闽安社区里的居民办事越来越方便,基本不用出社区,甚至只要动动嘴,“跑腿”的事情就由社区干部帮着代劳,而这都要归功于社区里便民服务中心的快速建设。

  只要居民有诉求 便民服务中心大门365天为其开放

  走进闽安社区便民服务中心,60多平米的一楼大厅干净温馨,左手边的窗口柜台上“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社保医保”、“综治安全服务”、“党员服务”、“调解服务”、“流动人员办证”等指示牌一字排开,办事柜台是敞开式,无玻璃遮挡;右手边是一台可供居民查询各类服务信息的机器,办理医保、社保需要交哪些材料,社区里的治安巡逻员是谁,联系号码是多少,只需要动一动手指,就能一目了然地查询到。大厅后的一墙之隔是专供境外人员办证的警务室和一间内饰温馨的妇检室。大厅里的软座、饮水机、免费打印机,处处都体现着服务中心的细致周到。

  闽安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水平告诉记者,以前社区里许多居民要办养老保险、困难补助、低保认定等事务,需要乘车到镇上办理,有时因为材料不全,来回奔波之苦难免。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方便居民办事,2013年年初,社区里的便民服务中心成立,将计生、民政等6个窗口纳入代办点综合管理,构建了统一的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办事制度。“我们要做的是能让居民们‘进一家门,办万家事’。社区干部的手机全年开通,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只要村民有需求,中心的大门就是敞开的。”陈水平说道。

  在闽安社区,海外华侨人数是常住人口的一倍多。由于华侨归国的暂住证都需要到镇上的派出所办理,为了方便华侨,2013年8月,亭江镇派出所将闽安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外事人员管理站代办点试点单位,极大地便利了归国华侨。

  2013年11月的一个周末,社区协管员林庆君接到邻村——康坂村一户侨属的电话,从美国回来的孩子陈正楠因为生病耽误了办理寄养证明的时间,需要紧急办理证件。林庆君顾不得休息,立刻从家里往服务中心赶,不一会儿功夫孩子的寄养证明就做好了。孩子的舅父王先生感激得连连道谢,“周末还替我们加班,真是非常辛苦。如果不是便民服务中心,我就得带着还在生病的孩子乘车到镇上,来来回回的折腾,在这里只需要一根烟的功夫,什么手续都办妥了。”

  给侨乡居民的“E时代”服务

  “办一件事,跑八扇门。”这是居民对过去办事的调侃。如今,社区干部俯身听民声,真心办实事,让来办事的居民真真正正体会到了什么是“进万家门,走群众路”。社区两委江国华告诉记者,社区每年都要办理退休人员认定,对于生病、残疾卧床的退休老人,社区干部都会亲自登门拜访并登记,“松门自然村还未搬迁前,办事员们都要乘坐公交车到村口,然后深入到每一位不方便到社区的退休老人家中。有时社区干部们不仅是办事,还会看看老人家中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事。好几次,老人会拜托我们开个手机视频让他们与在国外的孩子聊天,虽是小事,但老人们都会很开心。”

  陈水平主任告诉记者,目前社区开通了党建微博和社区网站,社区里的每一个政策都能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宣传。记者看到,这个2013年开通的“马尾区亭江镇闽安社区”党建微博里记载了社区里的大小事,甚至能看到一些居民的身影。“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借助这个网络平台向居民提供更特色化便民服务,哪一家的华侨希望看到家人的动态,只需要跟我们说,工作人员就会到他家拍拍老人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在微博上,我们希望能以这种形式抚慰海外华侨的思乡情愫,让他们多看看家人、看看家乡的变化。”

  采访时,记者遇到了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交党费的老党员陈东丹。陈阿姨告诉记者,自己退休前是社区干部,对这里的感情很深。“便民服务中心成立前,我们几个作为居民代表都参加了意见会,大家针对每个细节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今这里的每一个细节设计都让居民们觉得称心如意。现在,社区里的服务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随意办’为‘规范办’,变‘多次办’为‘集中办’的办事模式,真正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记者 林颖 文/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