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关键是“心巧”
http://www.mwnews.cn 2015-10-15 10:54:58 来源:海峡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许琳晶
董雅萍是一位民间剪纸艺术家,一张平常的纸张,一把普通的剪刀,在她手上辗转几下就瞬间变成一幅幅活灵活现的花鸟剪纸。剪纸对她来说,是一个爱好,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正努力将这种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为配合福州青运会的宣传活动,福州市剪纸协会副会长董雅萍用一周时间创作一幅剪纸作品《榕榕喜迎青运会》,作品以福州的“福”为主体,中间是青运会吉祥物“榕榕”图案,还镶嵌有牡丹、蝴蝶、荷花、水仙、祥云等。董雅萍告诉记者,“榕榕”是一个活泼可爱的榕树萌宝宝,是青运会的吉祥物,象征着希望与未来,充满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精神。
“迷上剪纸纯属爱好,当一幅幅美丽的剪纸作品完成后,这种爱好便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候,为了完美地完成一幅作品,从构图设计到最后的剪裁,从早到晚都得趴着。但一把刀,一张纸就可以诉说自己的心声,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董雅萍感慨的说道。
董雅萍从小就在奶奶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剪纸艺术。“我的奶奶是马尾亭江人,心灵手巧的她特别会剪纸,小时候我经常看她剪喜字等。”董雅萍说,刚开始时,她毫无章法,照着传统的方法做。在渐渐的摸索中,慢慢进行设计创作,她开始有了自己风格的剪纸创作,她的作品主要是以身边的船政为主,并将马尾的各个元素融入进剪纸中。”
董雅萍的剪纸种类齐全,花样繁多,因为剪纸,她获得了许多的荣誉。2009年作品《爱我中华》参加“辉煌六十年中华剪纸艺术精品赛”获得铜奖;2015年4月作品《千年古港,百年船政》参加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并获得优秀奖;2014年10月作品《飞燕报春》系列在参加全国妇联宣传部组织的第七届中国家庭文化艺术节荣获优胜奖......
去年,在福建师大二附中校长的邀请下,董雅萍在学校办班授课,效果很好。今年,她又受邀到阳光学院、闽江学院授课。“多让学生们接触剪纸,希望能把这门技艺传承、发扬下去,将马尾特色文化融入到剪纸里,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谈起剪纸的技巧,董雅萍告诉记者,剪纸原本就是一门“随心”的艺术,想怎么剪就怎么剪,她常说:“花是有心草,怎么剪就怎么好,剪朵花,配只鸟,添枝加叶全靠心巧。”
“其实剪纸并不难,难的地方是要坚持,要静下心来沉思。”董雅萍说,首先要构思,在脑海中把自己要剪出来的东西构思一遍,哪里需要配什么;随后把大概的构想画在纸上,添上想要添加的要素,之后就是静下心来剪。
剪纸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才有新意,董雅萍的创作灵感都来自平日里收集的素材。在她的剪纸创作中,一样东西就有好几种剪法,她举例说比如剪“喜迎春运”,单纯剪一个吉祥物,作品就太呆板了,通过把蝴蝶、花朵等元素搭配起来,作品就活了,既有装饰性又有内涵。
“最关键的地方还是要下功夫,这是熟能生巧的事情,每天剪100刀和10刀两者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要想做好,还是得靠日积月累的坚持。”
链接:
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
在纸张发明前,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纸张发明后,这种镂刻技术应用于纸张,便是剪纸了。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而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
在我国,剪纸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