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科技 >> 正文

“深海的哥”叶聪

http://www.mwnews.cn  2013-04-24 10:31:10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在江苏无锡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2研究所一个普通的车间内,已经突破7000米海深的“蛟龙”号静静躺在支架上,这个红白相间圆乎乎的“大鲨鱼”,外面的“盔甲”已经被拆卸了下来,正在接受研究和清洗,为它6月的再次出发做着各项精密的准备。

  像给自己的孩子洗澡一样,被同伴们戏称为“深海的哥”的叶聪,拿着小脸盆一点点轻柔地清洗着拆下来的观测窗。“我们在海底就是从这里观察舱外情况的。”

  与“蛟龙”号珠圆玉润的外型十分搭调,自称“深海邮局局长”的叶聪也是个“胖子”。这位将“蛟龙”号的驾驶员、设计师、质量师和建造师多重身份集于一身的“明星”面对镜头和录音笔,表现出的是与年龄不相符的安静、低调。

  结缘舰船 坚守职业生涯第一个10年

  1979年11月7日,“叶聪出生于武汉市郊黄陂长江北岸的滠水河旁。自幼就对画图和设计充满兴趣的他,上中学时又迷上了理工科,《舰船知识》杂志是他当时最喜欢的读物之一。

  顺理成章,1997年叶聪夙愿得偿考入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船舶工程专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把自己大部分课余时间用在动手设计上。当别人在背专业课知识的时候,他在画图设计;当别人在教室上自习的时候,他还在画图设计;当别人周末放松时,他一头扎进图书馆,翻阅图书,画图设计。

  喜欢自己动手设计的他每次看到新船型,都会产生一种把它设计出来的冲动。2001年毕业时,面对众多选择的他,毅然选择了江苏无锡的中船重工702所工作。

  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是什么锻炼出了他如此坚毅而沉稳的性格?“大学老师的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要把职业生涯的第一个10年来专注地做一件事情,从而形成自己的职业特点。”

  当兴趣与恒心相遇,叶聪坚定而从容地走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10年。

  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带领最年轻的科研团队

  2002年,我国开始研制第一艘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深海潜水器,并列入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

  彼时,叶聪刚刚参加工作,在工程启动不久,他就主动请缨参战。面对这样的机会,叶聪是幸运的,也是举步维艰的。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在图纸上看到了叶聪扎实的功底与潜力。2003年,刚刚工作两年、年仅24岁的叶聪被任命为总布置主任设计师。他因此成为该项目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当时,潜器设计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

  回想刚刚起步时的情形,从叶聪的脸上看不到痛苦,更多的是一种轻松的坚定。在2005年以前压根没见过载人深潜器的他与团队成员一起,靠反复看先进国家深潜器的图片白手起家,凭着自己的理解,坚持做设计图,一版不行,再来一版。他编写、绘制了大量的设计报告和图纸。在没有母型船提供参考借鉴的艰难环境中,潜水器最重要的设计图纸——每个设计阶段的潜水器总图,均出自他之手,从最初的草图到完工图,几年下来,叶聪已经修改了几百遍。

  总布置设计工作需要与其他各个系统的主任设计师充分协调,叶聪在设计团队中谦虚谨慎,主动诚恳地与人沟通,技术上又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出色的工作表现让他赢得了大家的好评。“‘蛟龙’号有12个分系统,是个庞大的跨学科工程,我只是其中1个分系统的负责人,需要跟其他各系统打交道。”叶聪说。

  在参与“蛟龙”号设计、研制的过程中,他也深谙其结构和各部分的性能,为后来成为深潜试航员打下了坚实基础。

  “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之前,叶聪是国内唯一的“兼职”深潜试航主驾驶,而这个“兼职”主驾驶可称得上是试航员的领军人物。经过2011年的海试,主驾驶的队伍得以壮大,付文韬和唐嘉陵已经成长起来。叶聪称,他们三人已经成为中国载人潜水器主驾驶的“三驾马车”。从此试航员就拥有了集团军作战的优势,三个人可以轮番上阵。

  对此,徐芑南也感慨道:“这10年来,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一支年轻的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年轻科研人员队伍。”

  “兼职”主驾驶员的“专业”深潜纪录

  “等了多少年,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叶聪在2012年6月24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6月24日,“蛟龙”号的第49次下潜开始了。早晨5点,风力大于6级,在滂沱大雨中,叶聪和队友们钻入“龙腹”,身着红白戎装的潜水器,在A字架吊车的牵引下,缓缓离开母船的怀抱,接着扑向大海。很快,潜水器以每分钟41米的速度,向深海进发。

  1109米,3759米,5188米,这些曾经带给海试队巨大困难和荣誉的熟悉深度,被“蛟龙”号甩在了身后。

  而叶聪第一次触碰到载人深潜器,也不过是在2005年。当时中美两国开展联合深潜活动,叶聪是中国五人组成员之一。他利用美国的载人潜水器Alvin,完成了两次2200米深度的下潜任务。作为参与Alvin工程下潜和驾驶员培训下潜的第一个中国人,其工作获得了美国专家的好评。

  有了这一次的收获,2009年开始,叶聪和他的深潜团队开始在中船重工702所的水池里,着手载人深潜器零的突破。“50米时最可怕,没人知道下去后的后果是什么,大家都悬着一颗心。”想起第一次实验的场景,中船重工702所所长翁震平依然心有余悸,此时,叶聪又一次主动站了出来。

  为了下潜到50米深度,他们一共下潜实验了21次;同样是这一年,为了下潜到1000米深度,叶聪和他的队友,再次下潜了20次。叶聪笑谈:“这是我潜得最多的一年。”

  从这一年开始,他和他的深潜团队开始收获成功并一次次见证了奇迹。

  2010年,3000米下潜成功时,专家已断言,“蛟龙”号已经打开了通向7000米深海的大门。

  2011年7月,叶聪再次作为主驾驶,驾驶“蛟龙”号突破5000米水深,刷新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2012年6月30日,7000米级海试最后一次下潜,叶聪在他的试航员手记这样描述了他眼中的深海世界:

  “到达海底时,我第一时间发现眼前的景象不同以往。

  海底是一条条又黑又粗的平行横线,黑色的是裸露在海底的石头,石头之间是少量的白沙……

  这次下潜最大深度7035米。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下深一点,再刷新个下潜深度的纪录多好。

  从2002年到2012年,从702所的水池到马里亚纳海沟,‘蛟龙’和我们一起成长,几十米的区别我们已经不在乎。

  马里亚纳海沟是个奇妙的地方,这次7000米级的海试让我终身难忘,极限的水深、起伏的地形、多样的矿石、时聚时散的生物……相信不久我会再来,希望再来时,就不是4位数字的深度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