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忠之下 碧血千秋
——游历昭忠祠有感
http://www.mwnews.cn 2024-01-26 13:49:22 【字号 大 中 小】
作者 福州市第三中学滨海校区高三10班 张桂铭
花开满路,清风肆意。古老的板石桥上,悠久的历史在重映。在晴空万里的新时代和新征程里,多少人还会在闲暇中回望那些血淋淋的教训?
斑驳的城墙,陈旧的石路,怀揣敬畏之心,我又走进了这里。回溯波折的历史,昭忠祠将当年海战的过程展现在我们面前。牌匾如是,马江海战纪念馆的鼎鼎大名却更如雷贯耳,家喻户晓。
耳畔钟声作响,如往常般迈入展馆,熟悉的场景将我拉进历史的流年。风雨岁月中,“碧血千秋”这四个大字宛若屹立的兵士,守护着其下十几块忠烈的碑石,这是由萨镇冰与沈觐寿分别负责题、写的牌匾,映照着的是无数烈士功业的碑刻。回头,我走进其中一个展区,“闽海警钟”几个大字仅寥寥数笔,背后却反映着一场历史的变故。缓缓踱步,眼前图示的变化带着我们将历史的故事来到了最开始。
为了争夺越南这个藩属国,1884年7月,法军战舰在众目睽睽之下闯进我国领海,停靠在闽江江畔。不到一个月,他们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对福建水师发起攻击。随着法军司令孤拔一声令下,刹那间,闽江江面硝烟四起,清澈的江水瞬间被染成鲜红。在没有充足军备军资和不可先开战指令的限制中,福建水师也不甘示弱,仍骁勇迎战。生死关头,我看见一群对国家永葆热爱的青年挺身向前;情急之下,我听见所有拼命卫国的嘶吼萦绕江面。在一张张陈列的旧照里,我仿佛切身走进了那场战役,无人退却的勇毅与誓死相拼的勇气被他们永远的保留下来,成为一段不可泯灭的印迹。
闽江江水清澈如镜,江畔的罗星塔依然庄严、肃静。“一号船坞”停留了一艘猎潜舰,也定格了那段凄惨壮烈的历史。在国泰民安的今日,被重新建起的不止水师或海军军队,更拾起了作为华夏儿女笃行的自信与底气,以及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以换来的和平与安宁。
转身穿过一片鱼塘,我循阶梯向上,偌大的石碑矗立在园中,400多位烈士在这里沉睡。再拾阶而上,绿植簇拥着的建筑回响着“蒋山青处”的确切呼唤,坚守着“仰止”的思想信念,亦承载着“铁石同心”的永恒歌颂。多少楼台烟雨中,万世千秋里,我的耳畔隐约响起了先辈们的声音:将勇毅与良善并存,勇为天下先,青山永不倒!
恍惚间,淅沥小雨由空飘落,而我站在海战馆的门前。望着那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和条条宽敞的柏油马路,碧血千秋的誓言与今朝青年肩负的使命,正如时空里的对话在我脑海中盘旋。国家有力量,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五星红旗升起之时,如我中国青年定不负先辈之嘱托,以热血、爱国之心,永葆国家繁荣,国家昌盛,国家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