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马尾:激活“沉睡”资源, “土地存量”变身“发展增量”

http://www.mwnews.cn  2024-06-20 10:00:22      【字号

  记者 王晓霞

  土地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基础支撑。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尾地势狭长、背山面江,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当下,如何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把有限的建设用地用在“刀刃”上,马尾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从原料搅拌、蛋糕压坯、入磨、烘烤成型,再经过质检、包装、分拣后,成品装车运往福建全省及周边大型销售门店。

  6月19日,记者看到,好利来福州工厂投产近两个月,已上线蛋糕冷热加工、西式点心、巧克力、冷冻面团、馅料等五大类生产线,预计年销售额将达到3亿元,年纳税1000万元。

  好利来项目是马尾区招商引进的一个高端烘焙企业,近年来,马尾区坚持“筑巢引凤”、“腾笼换鸟”,持续开展低效用地整治行动,为工业经济高效发展腾空间、蓄动能,好利来项目在这方面就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据了解,该项目原来是数码视讯闲置厂房,在了解到好利来企业的投资意愿后,自贸区福州片区出口加工区办事处投服中心和企业积极对接用地需求,将这块空置厂房利用起来,企业进场对其进行了改造装修,如今,“沉睡”的土地得以被唤醒。

  在马尾亭江,福州首个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示范项目——福州万洋绿色新材料产业园一期厂房主体工程已建设完工,二期、三期部分厂房主体完成主体施工,整个项目预计2024年底全部竣工。

  福州万洋绿色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是在亭江原长盈工业园基础上改造而来。作为亭江镇在2003年建成投用的村办工业园,由于历史原因,工业园内的厂房在建设、规划、管理、安全、招商等方面存在不足,用地效益较低。亭江镇有关负责人说,为落实园区再造工程,提升产业载体吸引力,马尾区引进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的万洋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产业集聚区亭江片区,除了打造万洋众创城、万洋科技城,还推动长盈工业园升级改造。“地块容积率由原来的0.6提升至近3.0,翻了三番,亩均税收将大幅增加,土地利用率将得到极大提升。未来重点引进新材料、印刷包装、轻工食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数字经济及相关配套产业,通过产业的集聚升级,打造集加工制造、研发设计、仓储物流、商贸服务、生活配套、金融服务和智慧园区管理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投产后,亭江镇周边英屿、东街、长安、白眉、长柄等村财收入将得到大幅提升。此外,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引进企业超70家,为周边村民带来就业岗位超2500个。

  “近年来,我们园区积极开展低效用地整治行动,通过走访摸排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以‘土地存量’换‘经济增量’,共促进约200亩低效用地提升。” 自贸区福州片区出口加工区办事处投服中心副主任林卫华告诉记者,其中,2022年,将闽峰、麦香、榕东、扬帆生物等102.87亩低效用地,通过升级提升、技术改造、合作开发等方式成功转型。2023年以来,已成功对接北京好利来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福建省鑫旭达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福州运泉织带有限公司等企业,将近百亩的低效土地生成了烘焙食品工厂项目、新能源汽车配件项目和高强织带项目等。

  在马尾兴业西路、104国道北侧,联东U谷•福州物联网产业园伫立于此。该项目占地面积70亩,总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由15栋楼组成,包括10栋独栋定制厂房、4栋高层标准厂房、1栋综合楼。

  “园区已落地32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有20家,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0亿元,是收储前老厂区3000万元年产值的100倍。” 马尾高新园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地块原来属于福州钜全工业金属有限公司,每年产值3000万元,亩均产值42万元,亩均税收仅4万元,被列为低效用地。为了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效用,马尾区将该地块列为“低效盘活”重要试点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标准化产业园。上述负责人说,联东U谷•福州物联网产业园项目是我区低效用地整治工作的典型,有效破解了土地制约。

  在江滨东大道上,一座10层高标准厂房在飞毛腿电池工业园中拔地而起,这是马尾乃至福州单体最大的高层厂房。“这几年我们发展驶入‘快车道’,面对迫切的扩产需求,马尾区‘向天要地’促发展,将我们工业园区的容积率由1.5提高到3.0。”飞毛腿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力争今年内投用,实现“零增地,产值和税收双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