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港社区:党建引领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http://www.mwnews.cn  2025-04-27 17:17:46      【字号

新港社区:党建引领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记者 李硕 通讯员 郭贵贤 文/图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群众幸福生活的“第一感知线”。近年来,马尾区罗星街道新港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实施新时代“堡垒工程”,锚定“企业人”向“社会人”转型的治理难题,创新推出“五心”社区治理工作法,获评福州市第二批优秀社区工作法等多项荣誉。让“老社区”焕发“新活力”,成为居民心中“有温度、有归属”的幸福港。

  新港社区成立于2002年2月,其前身为省海洋渔业总公司生活区。2000企业职工由原来的“企业人”转为“社会人”,历史遗留的单位企业多、流动人口多、老年人口多,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对传统社区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新港社区党委没有退缩,他们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一核多元”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织密“红色治理网” 让“陌邻”成了“睦邻”

新港社区:党建引领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社区党委以“初心领航”破题,构建实体化“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联动“福州海关”“马尾区红十字会”等35家共建单位,组建“一长五员”(“一长”即党小组长,“五员”即包片成员、业委会成员、楼宇联络员、热心业主人员、物业人员)网格团队,将党的工作延伸到楼道、覆盖至家门。

  闽渔新村下水管堵塞问题,就是“红色网格”高效治理的生动体现。今年4月,闽渔新村小区“一长五员”在巡逻时发现25号楼出现“下水管道堵塞、污水外溢倒灌楼道”问题后,迅速上报,小区党支部书记陈闽立即组织社区包片成员、一长五员、维修工人等入户勘察。他们踩着污水挨家排查,发现管道年久失修是症结所在。次日,社区党委召集居民议事会,现场敲定“居民自筹+社区补贴”方案,仅用3天内完成清淤疏通。

  “从反映到解决,速度快得超出想象,没想到小区的网格员,能够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这些‘红马甲’真是咱们的贴心人!”居民林大爷感慨道。

  依托“红色治理网”,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辐射周边,打造“党建一条街”“健身一条街”等15个红色阵地。每周三晚常态化开展“观影铸魂”晚间影院,居民们围坐一堂,边看红色电影边唠家常;每月不定期的“邻里厝边谈”网格员耐心倾听群众诉求,记录下“楼道灯不亮”“小区停车难”等“微心愿”。

  曾经的“陌邻”成了“睦邻”,楼栋党小组长倪大爷说:“以前邻里见面都不打招呼,现在大家一起议大事、话家常,已然成了对方‘第二个娘家人’。”

  居民齐心 将“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新港社区:党建引领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如何让“沉默的大多数”成为“治理的主力军”?新港社区以“真心聚力”作答,设立“居民议事厅”,推行“民事民提、民议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四民机制,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引导居民协商解决痛点问题。让大家从小区治理的“旁观者”转化为“参与者”。

  与此同时,新港社区还发动在职党员进社区、热心群众组建“平安志愿巡逻队”“小小少年团”“‘爱邻’娱乐团”等22支草根志愿服务队。65岁的退役军人老方是“平安巡逻队”队长,每晚带着红袖标巡查小区楼道;12岁的少先队员小林加入“小小少年团”,周末和伙伴们清理绿化带垃圾;在职党员何医生认领“微心愿”,每月为独居老人义诊……人人都用自己的力量将“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过去干部是‘唱独角戏’,现在群众是‘跳集体舞’,治理自然有温度。”新港社区党委书记连镛说。2024年以来,社区累计开展“温暖入万家”等志愿活动67场,服务超2000人次。65名在职党员主动认领“微心愿”38个,累计服务时长500小时,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暖流”。

  党建引领“百姓口碑”检验服务成色

  社区治理,既要解纷争于萌芽,更要育文明于日常。新港社区以“公心处突”兜底平安,创新“4+X”调解机制,打造“区块链+社区证明”平台,整合党委书记、段警、律师等力量,通过“民主恳谈”“线上留证”等方式,化解“私自占用公共空间堆放杂物”“小区雨水管破裂”“企业职工医疗纠纷”等邻里、商业纠纷25起,矛盾发生率下降85%。

  近日,易安居小区居民因小区安全管理问题与物业保安多次协商无果,社区调解员牵头组织一场调委会,邀请矛盾双方、罗星街道物业站、辖区段警在“居民议事厅”喝茶谈心,在多方力量积极推动下,最终矛盾双方以友好的姿态“握手言和”。“吵了半个月的事,一场“茶话会”就解决了。”社区居民老周笑着说。

  聚焦辖区内“一老一少一幼”群体,新港社区以“仁心铸魂”实施“6199”暖心工程。针对“孩子放学无人管”居民诉求,社区开办“四点半课堂”,为双职工家庭解忧;围绕“业余生活无乐趣”群众需求,社区积极打造“邻头雁”文化墙、红色书屋等阵地,开办“非遗纸浆画传承”“青少年成长营”等活动30场。选树“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引领文明风尚。让“老有所乐、幼有所学”成为社区常态。居民王女士说:“现在社区每周都有新活动,大家一起凑凑热闹,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的,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社企民三方互动 从“企业宿舍”变为“幸福港湾”

新港社区:党建引领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如何助推企业经济,让企业发展的更好?”新港社区以 “贴心助企” 破题。成立 “益企行” 企业赋能志愿服务队伍,不定期深入辖区企业开展 “点对点” 服务,帮助企业了解和享受 “政策红利”。精心打造 “公益集市” 品牌,为企业搭建展示、交流平台,这一举措充分发挥“社区搭阵地、企业供需求、居民齐参与”的协同效应,不仅为企业发展注入动能,还创造了就业岗位,形成社企民三方良性互动的循环机制,推动社企居民实现共同成长。

  从“企业宿舍”到“幸福港湾”,新港社区以党建强基、多元共治的“五心工作法”,解码基层治理现代化。走进社区,党建文化墙上的“微心愿”贴满居民寄语,红色书屋的灯光温暖晚归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琴声悠扬悦耳......在这里,每一件“关键小事”的解决,都是治理温度的传递;每一景一物,都在诉说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初心。

  新港社区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民之所望”为“政之所向”,以“百姓口碑”检验服务成色,在党建引领下,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社区治理书写“新港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