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话说长柄:“海丝”路上的见证

http://www.mwnews.cn  2018-03-06 21:04:49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本报记者 林沁馨 林颖 见习记者 章盈旖 文/图

亭江镇东面的古村落长柄,“静谧”往往是它留给访客的第一印象。2.3平方公里的小村庄却藏着古迹众多,朱子祠、宋代铁冶场、古窑址还有那富有特色的侨乡文化。3月6日,记者走进长柄村,探访这座隐藏在马尾的“世外桃源”。

繁荣一时的铁冶场和古窑场

刚过去的元宵节,长柄村里锣鼓鞭炮齐响,村里的游神队伍从“铁冶境”出发,走街串巷,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与福建沿海的信仰不同,长柄“铁冶境”内供奉着一位“铁神”炉铁尊王。为何长柄村会对铁神有信仰呢?

当天记者来到位于村子一角的“铁冶境”,只见大门上书“炉旺铁场靓合北,冶金内境跃龙津”。同行的亭江文史专家杨成和老师揭秘道:长柄村别具一格的信仰与其历史密不可分,这副对联暗藏着长柄村的光辉岁月。唐时长柄村属闽县合浦里,宋、元时属合浦北里,明万历后改属合北里,旧名龙柄,亦称龙津。宋明理学家朱熹为避伪学,来此讲学,并撰书《跃龙津》的故事广为人知,而作为官办冶铁处显然知晓率比朱子祠低得多。

宋时生产技术发展显著,矿冶、制陶等技艺得到长足发展。凭借村落沿线山脉丰富的铁矿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资源,长柄村也乘上了时代快车,冶铁场由此应运而生。“长柄村的铁冶场在民国前,可以说是非常繁荣且兴盛不衰的,这里大量生产军民两用的器具。因与闽安镇毗邻,这些通过水运的方式到闽安镇中转,销往各地。”杨成和说:“二十世纪80年代,在山脚附近随地可捡到铁渣,铁渣沉重而坚硬,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冶炼技术。”民国《福建通志》中记载的“铁冶场龙津溪旁,宋时鼓铸处”,也证实了古时长柄村为冶金重地。

杨成和说道,“由于铁冶兴盛,宋代设置了一整套管理机构,根据各地矿冶业的规模大小,通过设监、务、冶、场、坑进行管理。场是采矿场,因为冶铁在古代而言危险性大,所以就在铁冶场旁建炉铁尊王庙,供奉炉神保佑平安。长柄村人信奉炉铁尊王的信仰也由此而来。”

在长柄村,与冶铁厂同期存在的还是数座古窑场。杨成和告诉记者,这座窑厂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有专家认为,长柄古瓷窑属龙窑,这座窑厂生产的产品多为福建著名的建盏。当时,长柄窑的瓷器经由闽安销往东南亚地区以及台湾,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

听村里老人们说,窑厂在清朝末期没落了,近年来连残垣断壁都消失了。长柄村党支部书记杨人渠比划着说,“以前的古瓷窑有这么大,如今只剩下一小片残址,当年村里的老人把从遗址里挖出来的碎片粘在一小块土墙上,才保存下这段历史。”

2017年11月18日上午,来自台湾大肚山的红矿柴烧陶艺师陈金旺专程来到长柄村,穿过刚下过雨的村庄,他一路前往长柄古窑遗址。陈金旺扒开遮挡在古窑址土墙边的杂草,蹲下细细观察。“这是瓷盘,这是碗,还有一个花瓶,这应该是天目瓷,非常有研究价值。这是极大的缘分,长柄窑是两岸交往的见证。”陈金旺说着又细细研究了当地的红土,临走时依依不舍。“长柄窑如果还存在,将是这座村庄宝贵的财富。”  

红极一时的华侨村  

修缮一新的龙津公园,鳞次栉比的独院洋房、干净平整的水泥村道……长柄村,这个位于马尾区东翼的小村庄,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经历三十多年的浮沉,终于成功地依靠大量移民国外的侨民完美蜕变。

清末民初时期,长柄村就出现了最早一批前往东南亚谋生的侨民,杨人日、杨人月兄弟属于早一批华侨中名望最高的。他们依靠自身的经营能力组成了一个拥有一百多艘船的船队,随即带起闽江下游的十三乡村民加入出国行列。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热潮扑面而来,长柄村出国移民骤增。当时由于出国一趟大概要花上一万八千美金,因此又把留守在家中的妇女被称为“万八嫂”。80年代是“万八嫂”最多的时期。从最初的“偷渡潮”,到“出国潮”,再到“移民潮”,宣告了长柄村正在经历侨乡大村的蜕变。现如今长柄村侨民人口占到至少90%。

“批一封,银二元”,侨批,即侨民与家中亲人来往的信件。当时,旅居海外的华侨通过“水客”、侨批局的民间渠道把信件寄回国内,其中多数都是简单家书或汇款凭证。有的倾诉着侨胞对眷属的思念之情,有的则对汇寄回来的“批款”作详细分配。在那个通讯极为不便的时代,一封封寄予无尽情感的侨批,无疑是最珍贵的。侨批更可变成一则“招聘启事”寄往家乡,从而带动家中父老出国就业。

80年代起,长柄村的华侨开始捐资助力家乡发展,村里面貌日新月异。如今走进长柄村,整洁的街道、村广播站放的纯音乐都让人耳目一新,街道上可以看见巡查的全职清洁工,龙津公园内迎春花桃花竞相开放,春意弥漫着整个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