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马尾版“愚公移山”

http://www.mwnews.cn  2020-05-14 16:14:40      【字号

  ○章盈旖 文/图

  “琅岐岛上赤砂乡,十年九欠饿得慌;海潮泛滥,百姓遭殃,有女不嫁赤砂乡!”

  这首诗歌描绘的是解放前琅岐金砂的情景。金砂原名“赤砂”,因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土地贫瘠耕地稀少,干旱、台风、海潮三大自然灾害长年泛滥,生产“十年九欠”,百姓们一度民不聊生,“赤砂”也成为了远近有名的贫困之地。

  但在马尾版愚公移山精神——“金砂精神”的指引下,敢干敢拼的赤砂人硬是凭着血肉之躯,历经数年筑海堤、建水渠、修水库,用自己肩膀挑出一条幸福大道,“赤砂”变“金砂”。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海滩变良田。”走进琅岐镇金砂管理区,一幅印在金砂礼堂墙上的大型标语,仿佛在诉说这里的英雄故事。

  “在当时,全村仅有的200多亩农田遭受水旱灾害,常年欠收,老百姓们过着吃不饱的生活。面对这种情景,1950年上半年,赤砂乡大队长陈善鼎决心带领村民彻底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自己解决吃饭问题。”5月8日,在退休教师陈师煊的指引下,记者重温了这段历史。

  “尽管当时的生存环境恶劣,但新中国成立、翻身做主人的幸福感让金砂人民充满斗志。”陈师煊说,“在党的领导下,整个管理区34个生产队掀起了一场筑海堤、修水库、育良田的行动。”

  “1950年底修成了第一条大约2.5公里长的海堤,保护了约200亩水稻田。到1952年,又修筑了另一条5公里的海堤,扩大耕地2000多亩。想到山洪水无处排放,又动手开挖河道。到1956年,3条海堤修筑完成,共扩大耕地4000多亩。”

  “地有了,淡水灌溉成了问题,党总支又带领群众历时五年多,一鼓作气修建了三座水库。”在陈师煊的记忆中,那时候大家从天亮干到天黑,工地上插着一面面红旗,天色暗了,又点起了一盏盏煤油灯。挖土的喊着号子,挑土的赤脚走在田埂上,各个生产队排起一支支接力队,移动起来就像一条条长龙。这样艰苦劳作的画面没有一个人觉得辛苦而产生懈怠,陈师煊的伯母郭爱金当时是妇女主任、水库工地宣传员,她拿着铁皮卷的话筒加油鼓劲,老式手摇留声机在田埂的一遍遍地放着《打靶归来》等革命歌曲,人们在忙碌的同时跟着旋律自发合唱,忙完了就在田头吃午餐。“虽然那时候大家都吃不饱很辛苦,但人们都是自愿的,就像有首歌里唱道,幸福在艰苦的劳动里。”陈师煊告诉记者,那时,不管白天黑夜,不论男女老少,在金砂遍地都是奋斗的身影。“特别是妇女的力量让人印象深刻。”当时妇女们自发修建一座水库,不到一年就竣工了,如今这座妇女水库依然在发挥作用。

  今年82岁的朱菊仙和81岁的陈莲妹是当时“金砂五姐妹”中的成员,那时十八九岁的她们在妇女群众中尤为出色。“清晨朝霞披一身,夜里牵来一天星。”原工地“突击队五姐妹”老大朱菊仙是1957年福建省“妇女模范”,老二陈莲妹是1958年“全国三八红旗手”。那时工地上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全靠“半边天”们用锄头、畚箕等简陋工具,劈山挖土,手搬肩挑,截流筑坝,夜以继日出工劳动。按她们的话来说,“那时男人能做的事,就没有我们女人不能做的。”陈莲妹告诉记者,“年轻气盛,那时我们五个就抱着想入党的信念,拼了命地干。”由于工作出色,在1958年左右,她们都先后如愿入了党。

  陈师煊回忆,那时村里的妇女劳动力大概仅有100多人,除了能劳动的,其余的妇女组织起来负责看管全村的孩子。“那时候我们有‘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保健站,还有四个扫盲班,这些工作都是由女同志们承担起来的。”这里讲一件真人真事:“村里的治林嫂怀孕已经足月了还到田里上工,她赤脚下到田里后碰了凉水,就感觉自己要赶忙回家去准备生产。没成想才到家门口,双脚还未踏入门槛,孩子就出生了,好在母子平安。”

  靠着努力奋斗,上世纪50年代,金砂人民筑起了3条海堤,挖出了3条河道,修建了3座水库,让一穷二白的金砂拥有了几千亩良田。“我们击退海潮,种下成千上万的红薯,种出了千斤稻万斤薯,家家户户不再挨饿了!”陈师煊感慨道,金砂的大变样,可以说是肩膀挑出来的奇迹。

  金砂乡大队被国务院评为“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英雄金砂的事迹还被拍成纪录片,1958年11月,以时任文化部部长田汉为首的中央慰问团来到金砂慰问演出。田汉还创作了歌曲《英雄金砂村》,弘扬金砂精神。

  “赤砂变金砂,想起笑哈哈;有了共产党,人民当了家;海滩变良田,好种大地瓜……”时至今日,陈师煊依然能唱出这首歌。

  跟歌曲一样流传至今的还有“金砂精神”。上世纪50年代的奋斗让金砂人民吃上了红薯,原先保护的200多亩水稻田根本无法满足全村人,加之海滩的盐碱地无法种植水稻,人们还是主要吃红薯。为让百姓都吃上白米饭,上世纪70年代,金砂又开启了一场“逆天”的奋斗——打通海屿岭山洞,将雁行江的淡水引进金砂。

  “青年们扛着铁锤、钢钎,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这场自力更生的战斗。”陈师煊说,源源不断的淡水灌溉旱地,金砂人民家家吃上了白米饭。

  紧接着,为了保住外框堤坝不受海浪侵蚀,金砂人民靠双手一铲铲将“九使角”山移往壶江填屯,由此改变了河水流向,金砂的河道增加至6条。“这一切都为子孙后代留下了财富,如今金砂良田连片、生态优美,成为琅岐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好地方。”陈师煊说,“‘金砂精神’需要子孙们代代传承和弘扬。”

马尾版“愚公移山”

马尾版“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