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那些年我们不曾忘记的老师

http://www.mwnews.cn  2017-09-08 16:53:24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记者 郭颖 林沁馨 王晓霞 文/图

  每个人都会经过成长,无论当年怎样调皮顽劣,对老师又爱又怕的复杂情愫,最终都化为一个“敬”字。在教师节这个节日的搅动下,遥远又亲切的老师从脑中的记忆里一个个浮现出来,忍不住地一遍一遍的追忆。

  陈阳:父亲既是良父又是老师

  “爸爸、妈妈、姑妈、姑爹、表哥、表姐再加上我,都是老师。”如今正在福州开发区职专担任团委书记、“3D打印”老师的陈阳,乐滋滋地谈起自己的家庭。

  说起父亲,陈阳向记者讲起了小时候。“小时候的事情很难得能记住,但小时候爸爸带我去教室这件事却一直印象深刻。”进教室前,陈爸爸叮嘱道:“爸爸要上课,待会带你去教室,你要乖乖的,不能吵。”陈阳告诉记者,依稀记得自己被爸爸带进了教室,自己坐在了木头讲台下。“就在1米见方的讲台下我可以看见的是父亲拿着粉笔认真授课的样子,当时觉得那样的父亲很高大很帅。”

  说起为何走上教师这条路,陈阳表示,这和家庭影响有很大关系,“爸爸退休前是马尾师大二附中学的物理老师,从教已有21年。”在陈阳看来,爸爸陈祖宽就是自己的榜样,“父亲始终做到言传身教,他既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老师。他不会刻意要求你该去做什么,而是通过一些引导的方式,让你自己下决定,让你明白做事情下决定都要对自己负责。”陈阳告诉记者。

  10年前,陈阳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从此开启了自己教师的生涯。然而,初涉老师这个职业,他也遇到过一些小问题。班里有一名女生经常迟到,因屡次劝告不听,被陈阳处分了。事后,受处分的学生给陈阳发了一条“威胁短信”,这让初为人师的陈阳越想越生气,“因为那会儿年轻嘛,觉得孩子态度蛮横,自己做错了还以这种态度和老师说话。”陈阳说。回家后,陈阳便跟爸爸聊起这件事。

  “这个学生肯定是有原因才会这样,你可以了解一下她的家庭,然后找时间单独和她谈谈,多跟她沟通,听听她的想法,别看他们小,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认知。”当时的陈爸爸就这样对陈阳说。正是这一个与学生不一样的“打交道”方式,让陈阳在以后的教师生涯中,更好地做到倾听他们的声音,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引导他们,“虽然他们还不够成熟,但已经有自己的思想,作为老师,我认为应该做到尊重和关爱并举。”

  蒋建文:传承恩师严谨教风,做好校园足球工作的点点滴滴

  “感谢老师对我的栽培,在工作上传承恩师严谨的教风,做好校园足球工作的点点滴滴!” 9月10日,师大二附中足球教师蒋建文在信纸上写下了对恩师的感谢以及对自己的要求,情感真挚、言语质朴。

  2014年,蒋建文从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从恩师蔡向阳手中接过教书育人的接力棒,来到了师大二附中任教。蒋建文说道:“毕业后很多同学选择留在高校,大家对我的选择感到不解。但我很开心能在二附中从事自己热爱的足球教学工作,这是人生的一件趣事。”

  这是蒋建文人生中第三个教师节。回首三年的教学生涯,恩师的教诲一直萦绕在蒋建文心间。蒋建文回忆道:“研究生期间,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态度可以决定高度,不断学习可以提升工作业务能力,但都需要从点滴做起。’”求学中,导师蔡向阳总是认真严谨地教导着学生,小到一个站姿、一个错别字。“我记得在一堂足球教学实践课上,我的一个站姿被老师纠正,几万字的毕业论文里,一个错别字,他都认真地纠错。”蒋建文回忆道。

  蔡向阳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像照亮一盏明灯,照亮了蒋建文人生路,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蒋建文。足球训练时常需要耗费许多心力,占用许多休息时间,但蒋建文仍甘之如始。他对记者说道:“训练前,我会将孩子们集中在一块,完成家庭作业后再开展训练。虽然在工作中需要付出很多,但看着孩子们慢慢成长,不断进步,心里感觉很有成就感。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在点滴的教学间为他们带来快乐。”

  翁静:“老班”一定是个心理大师

  刚刚毕业了几个月,踏上大学生活的翁静是马尾师大附二中的一名学生,在今年的高考当中取得了马尾区理科状元的佳绩。说到教师节,在翁静心里浮现的第一人选便是高中班主任张武潇。“我们老班,他洞察力特别强,感觉像个心理大师。在教室里走一圈,就知道谁的心情怎么样,经常找我们聊天,成绩出现起伏,他会及时给我们分析原因,高中的时候他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在翁静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涯中,幽默又有责任心的班主任时常给他们的生活加一味活跃剂。“高三上学期的时候,我们老班把我们分成了8个小组,然后让大家带上食材和锅碗瓢盆,在物理实验室里面办了一次班级厨艺大赛,每个小组做三道,她就在小组之间窜们、‘蹭’吃的,班级气氛非常活跃。”翁静说,老班特别注重集体,而且都是身体力行,作为老师,运动会她也是年年参加,只要有她的比赛,全班必到现场为她加油助威。这些看似细小的活动,却在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每每提起“老班”,翁静都觉得她是老师,更似朋友,有什么心里话大家都愿意向她吐露。高中三年,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曾跟“老班”深入的聊过,关于学习、关于生活、关于未来……现在翁静在大学里修的是生命科学类的专业,毕业后就是一名人民教师,对于未来自己成为一名教师,翁静有着自己的想法:“我觉得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大学里认真学习,以后才有执教的资本,否者就是误人子弟;其次,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他们的心理也很重要,我的老班在这方面是我学习的榜样。”

  恰巧今天既是教师节,又是翁静班主任张武潇的生日,她拿起手机给“老班”发了一条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