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爱是可传递的温暖

——记2017福州市“最美家庭”陈玉燕、郭建云家庭

http://www.mwnews.cn  2017-10-18 13:41:09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记者 王晓霞 郭颖

  “道德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难以填补道德的空白。”这句话被陈玉燕和郭建云家庭被奉为家风家训,几十年来,夫妻俩践行这句话,教导子女要时刻谨记,并且身体力行。不仅如此,流淌在他们家庭内部的和谐、友爱还传递给邻里乡亲。

  “在我最需要他的时候,他都在我身边”

  “其实我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生活中,我们只是互相照顾,互相支持,大事小情有商有量。偶尔也会有争吵,但生气从不过夜。” 这样的“小日子”,才是最接地气的“最美生活”。陈玉燕告诉记者,她是经媒人介绍认识了在某部队当兵的郭建云,爱情也由此开花。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觉得他是一个既自立又稳重的人,再加上自己从小对军人的崇敬,便认定他是值得托付的人。那时人都比较单纯,没有过多考虑什么物质条件,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就跟着过日子了。”陈玉燕的眼里闪着光,回忆起结婚时那段日子,并没有觉得委屈。1984年,陈玉燕挽着郭建云的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陈玉燕还在  头印刷厂上班,一日下班不小心被车撞到,脚踝扭伤,脚肿得像个包子。“那次刚好他请了探亲假在家,因为我不好下地,那些不方便的日子全是他在照顾我。”用陈玉燕的话说,丈夫郭建云是一个很体贴的人。最让陈玉燕感动的,莫过于当她身边最需要他的时候,他都陪在她身边。“他当年在河北当兵,婚后,我们便分隔两地,相距万里。生活条件也没有现在这么好,一个人也要坚强地熬过来,但总有熬不住的时候。”陈玉燕说。

  陈玉燕的婆婆在她婚后没多久便去世了,孩子降生后,没人在身边总有不便。“过去的交通哪里有现在便利。我当时给他打了个电话后,他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才到家。坐月子期间,他就是我的‘全能保姆’。洗洗刷刷,忙里忙外。”

  时间在流逝,陈玉燕和郭建云结婚已有三十几年,生活像大多家庭一般趋于平淡安稳,但又透露着温馨与和谐。

  爱是可传递的温暖

  常说“父母是子女最好老师”,陈玉燕和郭建云夫妻间30多年的相濡以沫也深深地影响着下一代。“我每天有吃水果的习惯,我儿媳妇就会时不时的给我买,而且爱吃什么,她都非常清楚,我常跟儿子开玩笑,他这是给我带了个女儿回来。”陈玉燕和媳妇之间的亲近感胜过了普通的婆媳关系,性格外向的媳妇还时常跟她聊天,换季了还不忘给陈玉燕添几件好看的衣裳。在陈玉燕家,婆媳关系少了炮火味,多了亲情味。

  今年58岁的陈玉燕是亭江镇英屿村妇女代表,按理说已经过了退休的年纪,但她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她还是个闲不下来的热心人。陈玉燕和她的丈夫经常走家串户,对村里各家各户的情况了如指掌。“我们英屿村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国了,村里老人居多,有些年纪大的,在国外的子女虽然为他们请了保姆,但也会有照顾不周的时候。”

  住在陈玉燕家斜对面的一个82岁的老依伯,中风多年,家中的保姆换了好几个,往往是刚刚熟悉老人家的情况就走了,但老依伯需要长期服药,陈玉燕在得知情况后,就把买药这事包揽在了自己身上,还时不时地到老人家看看,有什么需要她都很乐意帮忙,“我老公以前是海洋渔业公司的党支部书记,做和医疗方面相关的工作,医院方面他比较熟悉,买药他在行。”正因为陈玉燕丈夫职业层面上的关系,加上他们热心,村里的老人家需要看病的,都会来找他们夫妇。

  “能帮一点我们就帮一点。”陈玉燕自己也有一定岁数了,对于村中的“留守老人”缺乏心理上的关怀,她感同身受,“老人家虽然在经济上不缺,但子女常年在外,真的很孤独。”

  陈玉燕经过走访,掌握了村里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并把帮助孤寡老人和贫困户作为工作的重点,丈夫郭建云虽然已经退休在家,但他也跟着陈玉燕做起了工作,“我老婆真的挺辛苦的,已经过了退休年龄还在岗位上,我就想帮帮她。”郭建云看着忙碌的妻子,有些心疼,“我经常跟她说,等你退休了,我们就去旅游,结果她一直不退休。” 陈玉燕笑着回了一句:“我怕我退休了,每天的工作就剩唠叨你,你会受不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