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会分类、愿分类、分到位

马尾垃圾分类一周年回头看

http://www.mwnews.cn  2020-05-19 19:38:34      【字号

  本报记者 丁林怡 许琳晶

  5月19日,在马尾温莎堡小区垃圾分类屋前,出现了这样一幕:由于还未到垃圾屋开放时间,几位手提垃圾的小区居民静静地站在屋前等待着垃圾分类督导员。对于垃圾分类这一新鲜事物,绝大多数马尾居民从最开始的不适应、不习惯甚至有些抵触,到如今,大家已经把垃圾分类当成每天必做的“功课”。这是马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一年的重大改变。

  去年5月,福州市全面推行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马尾积极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过去一年里,马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全市首创垃圾分类‘桶边督导、破袋检查’工作法,开出全市首张生活垃圾分类个人罚单,率先探索垃圾分类运输‘公交化’模式、建立统一监控平台......目前全区垃圾投放知晓率达到100%,参与率达到85%以上,投放率达到70%,已初步达成市民会分类、愿分类、分到位的工作目标。

  破垃圾分类难题打好分类源头第一仗

  在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时,大家对此十分不理解甚至抵触,如何让群众接受垃圾分类,这是摆着马尾区城管局及各镇街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

  “垃圾分类是一件长期、持续、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很多居民即使有垃圾分类意识,但长期养成的垃圾混装习惯一时间也难以改变,居民分类意识淡薄也是垃圾分类工作最大的难题。”马尾区城管局副主任科员陈志鹏介绍,为解决这一个问题,马尾区加大力度,建立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指导,通过发布垃圾分类金点子征集、马尾区垃圾分类三字经等举措,将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渗透”到各个角落。

  同时,还对拒不听劝、乱投乱放、误时投放的居民加以教育、劝导、曝光和处罚,保证垃圾分类真正落地。

  在潜移默化中,群众对于垃圾分类逐渐改观,渐渐有了分类意识。而垃圾分类要真正落到实处,从源头做起是关键,分类屋(亭)的建设则是基础,最开始这项工作并没有那么顺畅。

  在马尾区正荣财富中心小区内,一座“卡通风”垃圾分类屋成了现在小区儿童最喜欢去的地方。这座备受业主们好评的垃圾分类屋,曾经在建设过程中被强烈反对的业主“强拆”过。

  得知这一情况后,物业、社区、街道、城管等多次上门与业主们沟通及协商。同年11月初,正荣财富中心小区垃圾分类屋为才正式建成。“这样的垃圾分类屋有点‘高大上’,配上了儿童屋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十分有创意。”新垃圾屋得到不少业主肯定。

  陈志鹏介绍,针对垃圾屋亭建设,马尾区从法规配套、宣传动员、日常监管等方面共同发力,推动垃圾分类屋亭落实到位,目前全区共建成331座垃圾分类屋亭,有效满足居民垃圾投放需要。同时,马尾区还出台各项政策,加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日常管理,落实常态化洗、消、杀等步骤,保障垃圾屋亭规范整洁、干净无味。

  全市首创多项制度形成“马尾模式”

  每日不到6点,马尾区就有一条只运垃圾、不载客的神奇“公交专线”早早发车,依次到银河湾、国际名城、温莎堡等小区“打卡”。这些小区也在垃圾集中收运点设立了对应的“公交站牌”。

  这便是马尾区在全市率先探索的生活垃圾“公交式”收运模式,即按照每个垃圾收集站点的辐射范围和收集时长,串联起一条固定线路,由不同种类的垃圾运输车像公交车一样准点到站分类收运垃圾(误差在15分钟内),然后运至垃圾中转站或红庙岭进行无害化处理。

  “这种模式既能监控企业是否按要求来分类收运,也便于居民监督垃圾及时清运出小区,一举多得。”马尾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自去年9月开始试行生活垃圾“公交式”收运后,马尾有效落实了定好企业、定好车辆、定好时限、定好点位的中端收运“四定”工作,真正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分类收运。

  这样的创新举措在马尾不是首例。去年7月,我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劝导执法,组建首支垃圾分类综合督导队伍,由区城管局牵头,整合垃圾分类中心、社区、物业公司、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并在全市首创“桶边督导,破袋检查”的工作模式。

  此外,马尾区还创下全市垃圾分类多个“首创”工作经验和方法,包括组建首支由城管局(环卫)、街镇、社区、物业、企业和志愿者六支队伍组成的集中督导队伍,开出了全市首张生活垃圾分类个人罚单,并在全市实施首项区间垃圾收运审批核查制度……

  “新时尚”逐渐成为马尾市民的新习惯

  经过一年的努力,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逐渐成为马尾市民的新习惯。取得成效背后还少不了坚守在一线的垃圾分类督导员。据统计,目前马尾区有280名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天默默为城市的美丽做出贡献。

  去年,60岁的林金香和63岁的江金国分别成为了华郡小区和康郡小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今年1月1日起,马尾区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定时投放以来。在非投放时间9点到18点期间,林金香和江金国自愿地守在垃圾屋(亭)边上,劝导来投放垃圾的居民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来投放垃圾。“刚开始锁桶的时候,居民们都表示不能理解,很多人就直接把垃圾放在桶边,没多久垃圾桶外就堆的满满当当。”

  为了更好的指导小区居民正确投放垃圾,1月1日起,江金国自愿一天都守在垃圾亭旁,而午餐、晚餐都是家里人送过来,坐在附近吃。“前期要多引导,他们才会养成习惯,现在情况都好多了。”

  如今,在马尾区越来越多的群众逐渐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现在大部分群众都很自觉,大家分类准确率也提高了。”名城国际小区督导员对记者说道。

  陈志鹏告诉记者,今年,马尾区将在巩固过去一年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打造两个垃圾分类示范镇街,探索农村垃圾分类新模式及马尾区公共区域垃圾分类新模式,今年将着重开展琅岐、亭江镇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全区垃圾分类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