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保健 >> 正文

余震不断 地震灾区孩子该怎么办?

http://www.mwnews.cn  2013-04-21 09:55:25   来源:39健康网    【字号

  专家简介

  刘松怀,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科康复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系委员,副研究员。主要业绩:近年来,完成了心理咨询患者800多人次,完成脊髓损伤、脑损伤、脑瘫以及截肢等患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6000多人次;2003年至2004年与英国国立康复康复中心的心理学专家合作,进行两国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方面的比较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42届国际脊髓损伤年会上报告,受到国外专家的好评;五年来,他独立和参与科研课题5项,在国家级学术杂志独立发表论文6篇,第二作者发表论文4篇,参6部康复书籍的编写;2005年5月至2008年7月作为第四批援藏干部赴西藏残联执行援藏任务,首次在西藏开展残疾人心理工作,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西藏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由于表现出色,得到西藏自治区残联和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2008年10月至20008年12月赴挪威学习国际公共健康课程。

  何谓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

  创伤后心理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由非同寻常的威胁或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心理危机,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重大的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例如,当人们遭遇地震后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有的表现沮丧、退缩、自暴自弃,或者表现愤怒甚至冲动报复。往往是过度应用防卫机制来自我保护,且表现出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如果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得不到适当的调适或从中解脱出来易导致精神疾病的产生。

  家园不再,孩子的心经历“六重天”

  灾难过后,可能会造成一定时期内,孩子行为的异常。有的人会拒绝说话、不与人交往、逃避问题,有的人痛哭,有的人则是依赖他人……

  一个灾难突然发生以后,孩子的脑子乱了,一片空白。这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有的人持续几分钟,有的人可能持续半个小时。接下来孩子心理可能会就进入了否认期。他们把自己包裹起来,不相信眼前的废墟曾经是他们的家园,不相信昨日的父母已经远走天堂。他们非常紧张焦虑,但是又觉得不可能,不愿意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这个时候,重点主要是处理孩子的情绪,而不是要告诉孩子要面对现实之类的话。接下来,孩子可能进入情绪低落的抑郁期,不爱说话,看不见生活的色彩和希望。然后孩子会被动无奈地接受无家的事实,进入承认期。这个时期,要让孩子从被动转为主动接受,并且适应现实,重新开始学习、生活。

  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孩子?

  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是在一个重大的灾难面前,人们出现的心理反应,例如哭、悲恸。反应包括阳性反应和阴性反应。在心理辅导着一块,我们想怎么在灾难后,帮助他们走出阴影。谈到小孩问题,主要是睡眠问题,比如说睡不着觉怎么办?我们可以给孩子做催眠,使他在环境里放松,缓解他焦虑紧张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在灾难后,残疾的孩子要更多的关怀。首先,要陪伴孩子,不要问孩子过多的问题,让孩子有安全感。第二,以孩子能够接受的孩子的方式,来与孩子交流。第三,通过一些放松的方式,心理暗示的方法来缓解孩子的情绪。第四,还要组织一些活动。这个时期,活动对于突然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摸摸孩子,抱抱孩子,给孩子一点安全感和温暖。第五,鼓励孩子表达他们的情绪,认同、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在舒缓孩子的情绪以后,在慢慢告诉孩子发生的事情和如何面对与安排以后的生活。

  余震不断,灾区孩子该怎么办?

  余震不断,迫使孩子不断地去回忆这场灾难的现场,使得他们害怕、缺乏安全感,这对于孩子走出阴影没有帮助。如果有条件的话,让孩子呆在没有地震的地方对恢复孩子的心理更有帮助。对于刚逃离灾难的孩子,不要急于打开孩子的防御机制,而是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后,再进行干预。

  后记:

在采访的过程中刘松怀主任一再表达了他对灾区受难同胞、尤其是因为地震灾害致残的同胞的担忧之情,并为自己不能亲自在地震灾区为这些同胞排忧解难而深深自责。采访后第二天再致电北京博爱医院时,得知刘松怀主任已随中国残联组织的中国残联国家康复医疗队开赴四川地震灾区进行救援工作。为了灾区同胞的心理重建工作,大家都在迅速地行动着。在此,向刘松怀主任及奋斗在灾区一线的卫生工作人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