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治水频放“大动作”
http://www.mwnews.cn 2017-11-21 14:54:07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记者 黄新锦 何鋆棽
君竹河黑臭水体治理年底实现水质达标,河长制全面推行,防洪排涝系统治理……今年以来,马尾区水系治理从水系布局着手,综合施策,工程建设和制度监管双管齐下,解决“水”问题,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质量。
内河整治标本兼治
“我家住在君竹河边上的小区,原来时不时就有臭味飘来,老远都能闻到。虽然君竹河也常进行清淤,可整治完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反复,希望今年的治理能够斩断‘病根’。”家住君竹村的任大爷告诉记者。
君竹河(包括君西支渠与君竹明渠)水体黑臭问题已成为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一块“心病”,但这块“心病”即将被去除。11月20日,马尾君竹河综合治理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综合治理,年底就能让水质达标,消除黑臭。“现在已经完成河道清淤,基本消除污水飘散的臭味,君竹明渠截污管和君西支渠提升泵站本月底完成施工,同时将安装IMA及曝气系统,通过活化水体本土微生物等,促进水体‘自净纳污’,改善水质。下月进行旁路系统安装,污水将被引入市政排污管,控源截污,达到消除水体黑臭的目的。”
“这一次综合治理于今年6月动工,不是简简单单地清河道替换水,而是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清水补给、生态修复’方式,让君竹河水彻底达标。”该负责人说,“为了让内河水长期‘保质’,明年还会进行生态系统恢复和河道景观工程。”
如果把内河整治比喻成疾病治疗,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就像给病害部位动手术,而河长制则是日常调理,保持机体长期健康。
从今年5月上任以来,亭江岱溪河河道专管员许永造每天都会往返河边巡逻。看着越来越美的河景,许永造心里十分惬意。今年3月,《马尾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印发,区内13条河流纳入河长制实施范围。17名村级河道专管员上岗负责河道日常巡查、保洁、涉河工程维护、配合部门执法等,区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80万元保障基层河长制工作开展。“河长制办公室下达具体任务到单位,执行后还要有反馈,实现‘一河一策’,对症治理。”区农林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立河长制办公室统一了各职能部门职责,改善以往部门各自为政、“九龙治水”情况。
防洪防涝“对症下药”
“小雨积水,大雨内涝”,曾是君竹村的真实写照。如今看到君竹河综合治理项目结合君竹村内涝治理,君竹明渠上游修建完工的沉砂池可拦截山洪,明年动建雨洪调蓄系统将彻底治好君竹村的“内涝病”,任大爷的脸上又挂起笑容。
为去除类似君竹村这样的易涝点“顽疾”,马尾区今后几年将投资近2亿元完成20个项目,争取在2020年底彻底解决全区内涝问题。其中,今年新开工的8项内涝防治项目计划投资1500万元,已完工5项。
通过疏浚拓宽河道,泵站抽排水,可以让河水实现快排畅排。“8项内涝防治项目中,磨溪渠道水毁修复工程、牛坑溪整治工程、浩溪下游排洪渠水毁修复工程、快安排涝站技术改造工程、长柄村应急泵站工程已经完工。鼓山溪整治工程、兴安排涝站技术改造和魁岐河道一期甩项段施工也按序时推进。”区农林水局水利科科长欧阳嘉侃介绍,今年已对全区16条内河、暗涵进行清淤,共清淤河道8.9公里,完成10.2万立方米工程量。
打通河道“肠梗阻”,让排洪更通畅,同样是汛期防涝的主要对策。琅岐岛西片区的渡亭河港汊多,呈网状分布,降低了河水流速和流量。今年,整治总长969米的渡亭河拓宽和新开挖河道工程,随西片区各建设项目同步进行,主河道拓至60米宽,将提高琅岐岛西片区排水防涝能力。
亭江大道外贸学院门口的内涝积水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影响周边居民和学生出行。今年新开工的亭江中心区山洪排涝工程针对亭江镇河道两岸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水流流速,对局部河道进行拓宽,降低上游水位,配合下游河段治理、建设新水闸及排涝站,将有效缓解亭江镇中心区域的内涝难题。“工程投资1.25亿元,当前南般闸站附近的用地范围征迁已结束,计划于2019年底全面完成工程建设。”区水建公司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提升河道、排涝站的排水能力,正在建设的天台水库和亭江防洪防潮工程(一期)将为马尾区防洪排涝竖起坚实的屏障。天台水库将筑福州市区第一高坝,目前砌筑至73米坝高,总库容为315.38万立方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和500年一遇洪水校核,预计2018年完工。亭江防洪防潮工程(一期)新建2.7公里堤防,按50年一遇的防潮标准建造,现已完成围堰施工,开始水上抛填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