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福马路以北棚户区改造项目

听民意 破难题 解民忧

http://www.mwnews.cn  2018-06-05 16:57:34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本报记者 许琳晶 文/图

  “我的补偿这样合算吗?会不会拿现金更好?”6月4日,在上德签约点,昨日签约后,郑能重还是犹豫再三,他决定来签约点再次征求工作人员意见。

  “没关系,你们一家人合计合计,如果需要更改补偿方案,我们会按照规定再重新签订一份,但只有一次机会。”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着。

  征迁工作启动以来,全区59个区直部门主要领导、抽调干部及马尾镇、亭江镇、罗星街道有关干部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中,用恒心、细心、耐心解难题。“从宣传期开始,对所有工作人员来说就没有周末、节假日的概念,全力投入攻坚。正式签约期开始之后,一个个签约‘捷报’频传,他们都很拼。”福马路以北棚户区(朏头、上下德片)改造项目征迁工作指挥部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区人大副主任、马尾镇党委书记林翔说道,“区委、区政府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此次棚改是一件为民办实事的好事,希望涉迁户早签约、早受益。”

  当好征迁调解员

  6月4日一早,上德村郑氏兄妹来到了上德签约点,感谢征迁工作人员的细心调解,解开了兄妹心结。

  “这户人家我们从签约期开始后就做工作,但因为房屋分割问题一直协商不下,成了‘卡脖子’的难题。”马尾镇副镇长陈贺说道,为了解开兄妹几个的心结,村委干部及工作人员多次到家中做思想工作。 “越是遇到重重阻碍、纷繁复杂的情况和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就越要有一种恒心、耐心和真心。”

  “工作人员一方面经常与最年长的哥哥沟通,讲通政策,让他们有问题就来找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对他们有争议的地方及时做调解工作,理清思路。”陈贺说道, “在沟通中我们也多次和他们说,‘都是亲人,不要因为这些事伤和气,都退让一步,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最终,在多次做工作之后,双方协商成功。”

  因为签约需要的手续很多,对于所有在征迁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6月3日晚,朏头签约点,工作人员还在接待刚刚从香港回来的邵宜发和邵芳堂兄妹。因为常年居住在香港,许多手续都不了解,而他们又打算第二天签约。“他们很多情况都不了解,今天加班先和他们沟通好,算清补偿账,明天签约就比较简单一些。”

  4日一大早,邵宜发和邵芳就来到指挥部,因为签约需要很多证明,工作人员就先领着他们到村里开了证明,随后正式签约。“他们的态度很棒,我和堂哥从香港回来,什么都不理解,工作人员跑前跑后,真是很感谢。”邵芳感激地说道。

  暖服务 解民忧

  6月5日在马尾镇上德村,74岁头发花白的郑宝安提着一台老式收音机和一大捆旧杂志蹒跚地走来,他把这些老物件放在屋子的角落,擦了把汗和工作人员聊起来,“担心房子拆了,再建好还不知道我这把老骨头还活着吗?我没什么过份要求,只要求在老地方留套房,其余的拿补偿款就行。”

  70岁的黄美清依姆说:“我都找了三、四个租房户了,人家看我年龄大,都不租,有很长时间睡不好了,我们这些老年人不反对征迁,可老宅拆了,让我们去哪里安身呢。”

  在工作走访中,过渡是许多老人担心的最大问题。对于那些高龄老人、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或具有重症、卧床等特殊困难的家庭来说,一时找不到合适安置地方怎么办?“根据一线工作人员的反馈,我们指挥部在梳理区里的房源前提下,决定拿出100多间过渡房供老人家过渡,解决他们的疑虑。”林翔说道,特别提供了汇江公寓作为棚改过渡房,让拆迁户在入住新家前也能住得舒心、住得安心。

  据悉,汇江公寓位于仙芝路旁,邻近福马路,交通方便,有公交车直达。该公寓共有134套,每间20多平方米,设施配套齐全,独立卫生间,可拎包即住。临时过渡房安置对象为房屋征收范围内高龄老人、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或具有重症、卧床等特殊困难的家庭。

  “因过渡房源有限,我们按照在签约期内签约顺序提供,先签约者先得。超过签约期签约者不安排过渡房。”林翔说道,过渡房租金每平方米按12元收取,按月交纳。有需要者在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时向工作人员提出,经指挥部研究同意后统一办理手续入住。”

  不仅如此,区委、区政府秉持为民办实事,在征迁地块建学校、公园和安置房等。在安置方式上,实行原拆原建,在原村建设安置型商品房,以保证回迁时间和建设品质。此外,此次还提供了建坂锦苑、魁协新苑等5处1000余套现房或准现房;前30%签约的被征收户还可享受选房号“抽二选一”等优惠政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