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胐头、上下德片棚改:以诚待人 以情动人 以心交人

区统战部、人社局、住建局、罗星街道等单位百分百完成征迁任务

http://www.mwnews.cn  2018-07-17 13:41:57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记者 许琳晶 文/图

  7月15日深夜,万籁俱寂,但在福马路以北(朏头、上下德)片棚改各签约点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涉迁户有的排队等待着签约,有的则在签约前做最后确认……

  目前区委统战部、人社局、住建局、罗星街道等单位已百分百完成任务。在这个由各个部门抽调过来临时组成的团队里,一个个暖心的故事在这里发生:自签约工作启动以来,为不方便出行的涉迁户提供上门服务;不管多晚,征迁工作人员都耐心接待群众;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暴雨里,他们坚守岗位;翻开每位工作人员的登记手册,密密麻麻记录了工作的点点滴滴……他们正用一股凝心聚力的工作韧劲,演绎出马尾干部的精气神。


  以情动人,做涉迁户的“家人”

  “只要把政策宣传到位、讲明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让群众知道我们是真真切切为他们考虑,他们还是会支持的。”

  朏头一组的韦献峰说出了征迁工作一步步推进的秘诀。区侨联在此次征迁中,率先完成了征迁任务。

  韦献峰是区侨联的抽调党员干部。虽然是第一次参与征迁工作,但说起组内的涉迁户,韦献峰头头是道。谁家有几口人、谁家具体困难是什么、每一户的签约进展如何,他全都了然于心。

  “天天见面打交道,不熟络也难啊!”韦献峰说,他们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上有涉迁户因对政策不理解,从而对征迁产生抵触情绪的状况。

  如何化解涉迁户的抵触情绪韦献峰“有一套”:“见面不妨和他们话话家常,聊一聊最近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烦心事。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解决问题,以理解和关爱拉近双方的距离,工作也就自然好做了。”韦献峰说。

  朏头村涉迁户邵老伯起初对征迁政策存在着不解和顾虑,迟迟不肯签约。韦献峰和征迁工作人员反复上门宣传,在话家常过程中讲政策,逐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邵老伯腿脚不便,一次上门时,他们看到邵老伯准备将木板搭在大门口,方便进出。韦献峰和组员们立即动手帮忙。这一来二去,邵老伯深受感动。

  韦献峰详细解释安置政策以及补偿标准,同时告知所提出的条件不能超出政策的规定。在韦献峰的劝说下,邵老伯最终签约了。

  和韦献峰一样,此次征迁中有很多工作人员都是第一次参与征迁。“我们很多干部都是第一次参与征迁工作,大家刚开始都很茫然,但在工作中,渐渐摸清了工作思路,现在个个都可以说是征迁‘老手’了。”朏头一组相关负责人说道。


  以诚待人,能啃“硬骨头”

  此次棚改征迁,对马尾镇党委综治副书记王宝用第二次参加征迁工作,与以往不同,这次的征迁工作任务更重,难度更大。

  上德村一户王姓征迁户,家里十分困难,一家人无收入来源,还有一个身体残疾的小孩需要照顾,搬家后的住处成了最大的问题,因此迟迟不肯签约。“他们家很困难,最大的顾虑就是过渡房的问题,还有一些想法也没转变过来。”王宝用说道。

  在走访过程中,王宝用和上德一组工作人员10多次上门,但这家人态度坚决不肯签约。在与其沟通过程中,王宝用发现该户人家小孩还未办理残疾证。“办理残疾证后,能够得到国家相应的补助,对缓解生活困难有一定的帮助。他们签不签约是另一回事,应当和他们说清享有的权利。”

  于是,在与该户涉迁户说明情况后,王宝用还联系了区残联,了解了办理需要的材料,并帮助其申请了残疾证。也正是王宝用及上德一组工作人员扎在一线,真正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让该户涉迁户十分感动。

  不仅如此,为了打消涉迁户的后顾之忧,王宝用及工作人员还利用中午时间,带着他们走访了朏头、儒江等几处过渡房房源,最终他们同意签约。“这一户签约是意料之外,我们原本还打算把他们列入完不成任务的,成果来之不易。”

  征迁工作面临的问题五花八门,为了啃下类似的征迁“硬骨头”,指挥部动员党员干部“钉”到一线,主动化解矛盾,也正得益于广大干部的韧劲,破解了诸多征迁难题。


  以心交人,24小时无休解疑问

  征迁工作讲方法,讲韧劲,更需要的是赢得信任。

  下德一户刘姓村民由于妻子病重,需要照顾妻子,无暇顾及征迁,他将征迁事宜都交给远在加拿大的儿子小刘办理,但并未给工作人员联系方式。下德一组组长苏强及组员陈军、黄树经过多方打听下,终于拿到了小刘微信号。

  “他儿子还是很支持征迁的,只是有一些手续不太懂,需要我们解释。”区环保局抽调干部陈军说道,拿到微信号后,他们一组三个人都分别加了微信,希望能动员他早日回国签约。

  由于时差关系,经常在凌晨1、2点,陈军会收到询问语音。“有时候刚刚入睡,他会发微信语音询问政策、补偿方式等,我们也会耐心地解答。”不仅陈军,其余的两名组员也会在凌晨收到这样的语音信息。

  “因为他在国外,很难办理请假,我们只能通过语音电话的方式沟通,但毕竟不是面对面交流,有些问题要反复讲上好几遍,才能说明白。”陈军说道,“但征迁工作就是这样,只有群众信任我们,工作才能更好推进。”

  就这样一来二往,一组三个人轮番“接待”,过了半个月时间,小刘终于从加拿大赶回来,签了约。

  “在征迁中,我们首先要耐心,为征迁户释疑解惑,弄通问题之后他们就会信任我们,工作也就能更好的开展。”苏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