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人物 >> 正文

战“疫”,他们挺在一线

http://www.mwnews.cn  2020-10-22 17:06:08      【字号

  编者按:庚子年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本该热闹的假期变得冷清、紧张起来。随后抗“疫”冲锋号吹响,一个个最美“逆行者”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战场,一名名党员冲锋在一线,他们有的是医生、警察、一线干部或者外卖配送员……无论何种身份,何种职业,在紧要关头,他们用实际行动和无私奉献,守护人民的健康,他们都是这场无声战“疫”里的“战士”。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马尾区涌现出一大批典型人物,本期甄选了数位,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一线战“疫”故事。

  护士长陈榕青:“防疫,义不容辞”

  记者 王晓霞

  自从抗疫警报拉响,马尾区医院内二科护士长陈榕青就没有停下过脚步。因原有的隔离病房不能满足需要,马尾区医院临时将内二科病区50张床位改造成隔离病房,确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的治疗及隔离。几天时间里要将内科病房改造成符合传染病管理的隔离病房谈何容易,但陈榕青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重任。

  改造中,陈榕青事必躬亲,隔离病房布局、床单准备、新入科护工培训以及医务人员生活安排都由她操持。时间紧,任务重,陈榕青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立即有序的安排了工作,全面统筹协调和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的制度流程并对护士进行院感相关知识的培训,并督促总带教对每个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及考核,确保每一位护士都必须熟练掌握防护流程。

  为了能随时对接各项工作,不耽误改造病房的进度,陈榕青总是第一个到达科室,最后一个离开,并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工作的分配安排,为保证病房改造尽快完成而加班加点,经常不能准时下班,就算下班回家吃饭也能保证随叫随到,因为陈榕青心中明白,不能有一点松懈,要与时间赛跑,尽快完成病房的改造工作,随时准备接诊救治新冠肺炎病人。

  “昨天在总务科遇见她,本想与她多聊几句,话没说上两句她又被一个电话急急忙忙地召走了。”虽然护理部护士长刘秀玉与陈榕青在业务上有很多交集,但仍是忙得见不着面,刘秀玉感慨道,“同在一个医院的同事,竟然好久没说上话了。”

  疫情防控无小事,“消毒隔离流程是否都落实到位?”陈榕青总是一遍遍反复确认。在最前沿的隔离病房,陈榕青带领着感染科和其他增援的护士组成的“先锋队”,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面对汹涌的疫情,她们不畏风险,逆向而行,意志坚定却又心怀温情,在这个严冬中绽放出最美丽的色彩。“疫情严峻,我义不容辞。”陈榕青说。

  园区干部杨武: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

  记者 许琳晶

  日前,马尾企业磊丰家居集团借助自身优势,将“跨界”生产一次性民用口罩,预计3月底投产,可日产15万,进一步缓解口罩稀缺难题,有效助力疫情防控。企业转产需要的手续原本需要大半个月,而在自贸区出口加工区办事处投资服务中心主任杨武协调下,马尾区市场监管局配合,仅用了短短2天时间就特批了营业执照、报批了各生产环节文件。

  “为解决企业陆续复工以及学校临近开学口罩需求缺口大的难题,杨武第一时间向园区企业发起募捐倡议,得到了广大企业家的大力支持和响应,共募捐到41800余个口罩、60万元资金,全部转交给马尾区防疫指挥部统一调配使用。”投服中心副主任陈德江说道。

  投服中心有100多家企业,管控难度可想而知,为此,杨武在农历大年三十就组织园区成立应急指挥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实行班子领导区块包干,网格化管理,有条不紊地开展防控宣传、企业摸排等各项工作。为做到疫情防控“一厂不落、一人不漏”,杨武还积极对接亭江镇及辖区各村(社区),建立园区、企业与镇、村四方的联防联控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抱团作战,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从过年至今,杨武吃住在单位,没有回过一天家,进入随时待命的状态。“白天,他在园区防控一线不停地穿梭,深入每个企业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现场检查指导。晚上,还要召集班子成员分析园区防疫情况研究部署下步工作。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说起杨武对工作的负责,陈德江深有感触,“连日不分昼夜地操劳过度,再加上饮食上极不正常,有一天清晨,他心肌痉挛突然晕倒在单位的走廊上,幸好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才没发生大事。经简单治疗恢复后他又重新回到岗位工作,大家都劝他回去休息,他总说现在是防控关键时刻,大家都很辛苦,作为班长,自己更不能轻伤下火线。”

  为协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杨武每天都深入企业了解情况,积极和区里协调,和物资充足企业沟通,进一步做好口罩、消毒水等保障物资调拨工作,同时也积极为企业搭建平台,沟通国内外供应方,解决物资匮乏问题。

  一线干部朱文斌:心脏搭了四根支架,现在却主动请战

  记者 王晓霞

  “你最近身体可还好?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1月30日晚10点,朱文斌接到自贸区出加办投服中心主任杨武打来的电话,听着杨武略带为难的口气,朱文斌说:“我很好,只要有需要,我就上前线。”朱文斌在得知园区企业福州马尾万洋众创城科创有限公司与总部协调之后,可增援马尾口罩3万个,但救援物质无法直接运抵马尾,需要工作人员前往浙江泰顺运回后,朱文斌二话不说,接下了任务。

  今年51岁的朱文斌去年从区环卫处借调到了自贸区出口加工区办事处投资服务中心,协调招商、服务企业落地。三年前,由于冠心病,朱文斌的心脏植入了四根支架,就在年前还因为心衰住进了医院,这才刚出院没多久的朱文斌在面对越发严峻的防疫形势,就主动请缨接下了去浙江泰顺运回口罩的任务。

  据了解,1月29日,自贸区出加办投服中心向园区各企业发起募捐倡议,企业家们纷纷响应,有钱出钱,有物资募捐物资。其中,园区企业福州马尾万洋众创城科创有限公司1月29日向马尾区捐赠首批5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但这远远解决不了当前的需求,“我们到泰顺高速路口的时候已经9点半了,但运载口罩的车仍然没有来,后来我们一问才知道,货车沿路停靠卸载,可能要到下午才能到达泰顺高速路口。”刚想着能歇口气,却发现没地方吃饭,辗转了几个服务区,朱文斌和同事终于在附近一处服务区发现了一台自动贩卖机,里面有方便面售卖,就买了两盒充饥,“还好这个贩卖机有带热水,要不然面也吃不上。”

  填完肚子,朱文斌和同事回到了泰顺高速路口等候,下午四点半,货车终于来了,“原本以为会按顺序领取口罩,没想到现场发生了一点状况,司机将车上口罩全部卸下以后,就原路返回了,在场的万洋集团子公司十几个‘竞争对手’开始抢运。”眼看着口罩一箱箱减少,朱文斌和同事赶紧冲上前去开始搬运,一箱接着一箱,不敢停下。搬完以后朱文斌喘着粗气跟工作人员清点了数量以后,上车即走。

  朱文斌这一车拉回了35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其中定向捐赠长安园区5000个,其余30000个交由区卫健局统筹安排。

  当前,口罩等医疗物资全国都面临着紧缺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返工高峰,口罩等防疫物资的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朱文斌表示,“这35000个口罩远远不够,只能暂缓燃眉之急,园区内的企业和爱心人士也在不断想办法筹措口罩等防疫物资,下阶段有些园区企业还将目光放到国外,尽最大努力从国外搜购一些口罩驰援国内。”

  退休干部陈长桂:老骥伏枥带头战“疫”

  记者 何鋆棽 通讯员 熊舒悦 黄俊

  “你已经70多岁了,这个病毒传染性这么强,在外面太危险,我不同意你去……”“我是一名党员,又是社区离退休支部书记,理应支持社区工作,特殊时期共产党员不上,谁上?”

  有着47年党龄的老党员陈长桂是马尾区纪委监委的退休干部,曾被评为福州市第29届劳动模范。罗星街道马限社区在微信群中发布了招募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的通知后,陈长桂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老伴儿由于担心他的身体一开始并不赞同,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拗不过陈长桂,老伴儿只好同意了。

  给小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走街串户张贴、分发宣传单、劝导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参加志愿者工作以来,陈长桂每日都不厌其烦地为繁杂的疫情防控工作而忙碌。

  “陈老是我们社区第一位报名的党员志愿者。在他的带动下,社区的几位退休老党员们都纷纷加入了防抗疫情的队伍。”马限社区党委书记陈秀英介绍,这支由退休老党员组成的“老年先锋队”风雨无阻、周末无休,已经连续一个多月奋战在防抗疫情的岗位上。

  2月初的一天上午,帝豪小区门口一位推着拉杆箱的居民引起了陈长桂的注意,他一边测量体温一边询问:“你是从外地来的吗?请把车票给我看一下。”“我想坐动车,到了火车站不让坐就回来了。”

  陈长桂一边让这位居民按要求填好登记表,一边转身低声向保安李师傅确认:“你清晨有看见他推行李出去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陈长桂才放下心来。

  像这样细心的事还有很多。不久前,陈长桂走访摸排了解到一位住户除夕那天途经武汉后返榕。在详细登记确认后,陈长桂马不停蹄地报告给了社区,促使社区按照要求对该住户展开医学观察。陈长桂认真负责的态度被小区业主看在眼里,纷纷为他点赞,有的业主还向他送去水果表示感谢。

  不仅如此,陈长桂编写了一段顺口溜:“国家有难,咱不添乱。待在家里,不去乱串……支持政府,要做示范……”如今,这则充满“虾油味”的顺口溜,在马尾区各大社区的微信群中广为流传。

  “我知道自己的余生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余生中,我渴望自己过好每一天,争取做出一些有用的事。”这是陈长桂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小区业主:自家大门自己守

  记者 何鋆棽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马尾镇凯隆社区东方名城天鹅堡小区的热心居民也自发组织起来,6名居民志愿者穿上红马甲,自2月6日起,他们每天分5班值守在小区出入口,协助社区和物业对外来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

  钟永江是第一位投身小区防控管理工作的志愿者,也是发起人。他说:“最近防控疫情形势更加严峻,有些租户和业主对小区越来越严格的防疫管控有些不理解,我就想大家组织几个志愿者协助物业和社区,由业主做志愿者参与值守,能让大家更容易理解防控工作,这有助于小区非常时期的管理。”

  在做好“守门员”的同时,志愿者们还担任起疫情防控“宣传员”,向进出的居民宣传防疫知识。同时针对部分接触信息渠道较少、不听劝阻,喜欢到公共场所、小商店、街道等地聚集的住户,志愿者们还自发前往疏散人群、劝阻群众集会活动。

  “在小区里有力就出点力,反正在家待着也是待着,能帮上忙就帮上忙。马尾目前一例没有,很不容易。现在是关键时期,大家一起坚持住,挺过去就好了。”钟永江告诉记者。

  政协委员李祖强:把建言献策也用在了防疫上

  记者 王晓霞

  1月28日,马尾区委组织部从区内各部门抽调党员干部充实到各镇街一线。作为区委下派驻亭江镇工作组的组长,李祖强和其他6位组员积极响应号召,深入一线“包片包村”,与亭江镇村干部共同防抗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后来,区内抽调了5位企业干部与他们合流,短短十余天时间,工作组的足迹就踏遍了亭江镇20个村居。

  “我们刚从东街村检查卡口设置及防控工作结束,现在要赶去鳌溪村。”2月5日下午,李祖强和组员们在亭江一线马不停蹄地奔波着,“与村主干商议如何优化该村卡口设计,加大宣传力度,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

  工作组进驻亭江镇当日,立即成立了以组长李祖强为支部书记的临时党支部。而这个扎根在一线的“临时党支部”作用却不“临时”。他们不仅带动各村(居)党组织、群众联防联控抗击疫情,还帮助各村支部,发动本村村民代表、老人协会、华侨联合会等群众组织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利用各自组织的优势,积极打开了基层防疫工作的新局面。

  李祖强告诉记者:“亭江镇的情况比较特殊,辖区内不仅工业企业多,道路入口也多,因而疫情防控难度大。”根据亭江镇实际工作情况,工作组制定了包片为主、包村重点的责任制度。

  李祖强不仅是一名党员,还是一名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是我的本职工作。”到了一线防疫战场以后,李祖强还是改不掉这个“习惯”,在亭江镇各村不断走访、摸排中,东街村干部反映村内留观人员数量较多,村里人手不足,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在得知这个情况后,李祖强便召集组员与村干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东街村在执行镇指挥部‘1配3’居家健康管理工作制度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骤增,我们最终商讨出了组建微信群管理的办法——东街村干部组建一个微信群,将村内所有留观人员纳入其中,进行统一管理。动员留观人员每日自主测量体温两次并如实上报群内。”李祖强介绍,“村干部还可以在群内,发布各种疫情防范宣传资料以及通告通知,而且微信群还承担着一个生产服务保障的作用,留观对象需要生活物品可在群内反馈,村干部及时汇总后就能进行采买,第一时间送到留观人员家中,为他们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李祖强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建言献策职责,为亭江镇疫情防控工作出了不少好点子。每天午饭后,是工作组的例会时间。“各个包片包村组员汇报当天工作情况,沟通一线工作发现的问题,发挥集体智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形成合理化建议上报区组,通报亭江镇党委政府。”此举为上级了解基层防疫工作实时动态,及时作出工作调整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工作组已形成上报《建立多方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第二轮精准摸排、精准防控——应对大量返程务工人员防控建议》《突出疫情防控企业主体责任,实现镇街、园区(主管部门)、企业、村(社区)联防联控的建议》等具体工作意见建议。

  社区工作者陈美:“我是负责主持社区工作的,我先上!”

  记者 薛海云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冰封了新年本该有的热闹和欢笑,让社区居民感到紧张与恐慌。培英社区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陈美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在亲人的担心与牵挂中,义无反顾冲向一线。

  培英社区辖区居民7868户,23个小区,其中,16个无物业小区。考虑到人口流动量大,老人居多,口罩等物资难以购买的情况,1月28日,陈美通过私人关系联系购买到300斤消毒液、30个喷壶、2300个口罩和300双医用手套和1000双一次性手套,当天晚上到货不到半个小时,她就把物资发给辖区16个无物业小区业委会主任手里,督促业委会安排人员全面开展楼道、公共区域大消毒。同时,她通过区人大帮助,借来15把体温枪。

  “我们社区大年三十上午就开始排查和宣传工作,一边排查一边与被排查的社区居民添加微信建立联系。”陈美说。

  当居民家里没人的时候,陈美就向邻居打听,或者打电话联系住户的亲戚朋友等,总是想方设法了解每一户居民的具体情况,他们去哪儿了,身体状况咋样,家庭成员中有没有从外地回来的。“一个都不能落下,我们多担一分风险大家就多一分平安。”陈美说。

  “菜我放在门口了,垃圾我带走了。”如今来自重点区域的196名居家健康隔离人员均已进行建档立卡,她每天除了一一进行体温监测、登记台帐、安抚情绪,她还当起了他们的“司务长”,每天还主动承担起买菜买日用品等跑腿的活儿,平时会多询问多关注他们有什么需求,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保持乐观心态。

  “隔离的日子,每天早晨接到美姐的微信,家里缺什么,要不要倒垃圾,要不要清理卫生,只要一个微信,美姐就会上门。”一名武汉返马尾的居家健康隔离人员回忆起被隔离的时光,依旧十分感激,他表示,在1月30日微信视频点人数的时候,陈美听说他家里70多岁的老人偷偷跑出门后,陈美立刻和物业前去寻找。庆幸的是,老人在半个小时后找回。“最大的感受就是不慌乱、不被嫌弃。真的很感谢美姐。”

  “我是普通人,我也会怕,但我是负责主持社区工作的,我必须上。”新的一天夜幕又降临,但陈美的一天还远远没有结束。其他工作人员陆续下班回家,夜里十点,她还在办公室里继续统计汇总着当天的排查情况,分析,再核对、再分析,每家每户每个人的情况她都能做到了然于胸。

  一线民警曾予蔚:“欠你的新婚蜜月,疫情结束后一定补上”

  记者 薛海云

  “老婆,我陪你一起奋战一线。欠你的新婚蜜月,疫情结束后一定补上,加油!”曾予蔚是琅岐派出所党员民警,刚刚执勤结束的他,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向新婚妻子告白。而这条信息发布时,妻子也奋战在防疫一线。

  1月16日,曾予蔚和同为警察的妻子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夫妻俩精心计划着春节陪父母热闹过个年后,便开启蜜月之旅,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刚收到通知的时候,曾予蔚的心中也有一丝失落和担忧,但他和妻子很快达成一致意见,“我们俩都身穿警服,此刻没有什么比抗击疫情更重要。”

  他们放弃了原定的蜜月计划,简单地向父母解释了工作任务,便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从疫情一级响应至今,他们已经连续十多天没回过家了。

  由于曾予蔚管辖的下岐警务区地处琅岐中心,人口密度大,管控难度大,他迅速与卫健部门、村干部深入辖区逐户逐人摸排走访,登记居民活动轨迹,宣传防疫知识,重点掌握湖北返乡人员的基本情况,在实行居家隔离的村居外围设置警戒带、每日巡查。对宾馆、饭店、网吧等人员聚集场所逐一上门通知暂停营业,督促村委会、老人会停止举办民俗活动、娱乐活动,防止出现人员聚集。

  “春节本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大家都期待着和亲朋好友相聚,商户也期盼着能有好收益,突然被要求停业隔离难免会产生不理解的情绪,换位思考我们也应该好好和他们沟通”。面对一些商户和居民的抵触和不解,他耐心地解释沟通,反复强调隔离防疫的重要性。

  同时,曾予蔚还要负责卡口执勤盘查工作,对进出琅岐车辆逐一进行检查询问、车牌登记,对进出人员逐一进行身份登记、测量体温,每天十二小时的执勤任务让人感到身体疲惫,但他却不曾懈怠。

  执勤中曾予蔚的几乎处于“失联”状态,有时父母和妻子发给他的信息久久没有得到回复,他们便知道他一定是在紧张的执勤工作中。

  退役军人:战“疫”场上的最美身影

  记者 章盈旖 通讯员 袁卫林 余玲娟

  近来,在马尾区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上,都能看到退役军人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用切身行动给我们讲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马尾区退役军人、凯隆社区主任陈云已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了近二十天,凯隆社区管辖12个小区,共98栋居民楼,1万多住户,常住人口4万多人。军人出身的陈云,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合理分工,昼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困了就在办公室眯一会,饿了就吃方便面。记者在他的办公室的角落里看到,满满的堆了几大箱方便面,他笑着说:“现在全身都透着泡面味”。

  当记者问到他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是什么?他不好意思的说:“最想吃顿热乎饭,好好睡个觉。”这么平常简单的一件事,对于奋战在这场战疫中的陈云来说却成了一种奢望。为了规避可能存在的传染风险,陈云每天吃住在办公室里,家里9岁的儿子经常打电话抱怨他不回家,每次听到电话中孩子“批评”的语气,他心里总是酸酸的。

  以打仗的决心战“疫”,以阅兵的标准防“疫”。2019年刚从陆军某部转业的军转干部孙亮,到新单位马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报到仅仅两天,得知单位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他便第一个报名。

  据了解,2009年,孙亮在国庆阅兵选拔中,以一流的标准,过硬的素质最终从众多战友中脱颖而出,国庆当天,他和他所在的阅兵方队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这次作为志愿者他主动作为,积极工作,把自己的岗位当战位,以阅兵的标准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每天不辞辛苦对负责的辖区来回巡查摸排登记,对辖区内流动人员情况都能做到“一口清”,为大家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孙亮表示,以前在阅兵场上我以军人身份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如今虽然脱下军装,但在这次防疫战场上,我更要以一流的工作标准,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当中,坚决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95后”小伙徐百卿:主动请缨上抗疫一线

  记者 何鋆棽 通讯员 何海婷

  “您好,请出示下您的身份证或者驾驶证。”“请问,您最近有去过湖北或者浙江吗?”虽然已经到了凌晨两点,气温低至10度以下,但在三江口大桥上依然可以看到徐百卿忙碌的身影,他依然一丝不苟地进行体温检查和登记。

  这个身高一米九的年轻小伙,去年才刚刚考入马尾法院成为一名司法警察。“年轻人就应该多做点,多担当点”,这是徐百卿做人做事的准则。

  三江口大桥是连接仓山区与马尾区的重要关口,桥上车、人流量都较大,不仅挂车多且车速较快,同时三江口大桥距离火车南站较近,因此把好三江口大桥这一关卡,是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此次为响应马尾区委“到一线增援去”的号召,徐百卿主动要求加入这支队伍。

  就这样,徐百卿与其他的法院干警一起驻守在三江口大桥出口检测处,落实卡点工作。核验人员身份、设卡测量体温是徐百卿主要的工作,疫情面前无小事,不漏一车一人是徐百卿对自己的要求。

  因三江口大桥属交通要道,同时也是上高速、国道的必经之路,最近刚好赶上返工期,返程的湖北籍、温州籍人员多,防控的难度较大,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引导相关人员下车进行登记并核验是否有相关社区、单位或隔离证明,要做好去向、同行人员、居住地、个人信息的登记造册。

  “面对闯关车辆,没有执法权,这可能是我面对的最大的困难吧。”据了解,执勤过程中,徐百卿曾遇到两辆车拒不配合查验直接闯关,好在徐百卿及时记下车型、车牌号后上报卡点领导,转报公安机关对相关车辆进行追踪。

  “虽然心里已经有准备,但凌晨的桥上还是比想象中冷,加上困意,确实很疲惫。”徐百卿说道。夜晚的三江口大桥寒冷且潮湿,还伴随着凛冽的寒风,这个“95后”小伙却从来没有抱怨,没有退缩,他一直坚持到交接班,确保时间段内防疫卡点的值守无缝衔接,才放心地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