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马尾: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

http://www.mwnews.cn  2020-11-17 09:47:43      【字号

在硕果丰收的秋季走进马尾的农村,瓜果压枝,喜稻丰收,一栋栋青砖瓦房镶嵌在五颜六色的金秋“画卷”里,一条条宽敞道路盘旋在村庄田舍的“腰带”上……

近年来,马尾区坚持党建引领、因村施策,突出造血功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民幸福感节节攀升。“我们全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有61个村,占比98.4%;达20万元以上的有39个村,占比62.9%。”马尾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配齐人才队伍 铸强“火车头”

2019年,琅岐镇光明村的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超过88万元。”光明村党支部书记吴发杰说,如今,村两委主要由农村经济能人、专技人才、村级后备力量组成,在重大事项中,村党支部打开大门办实事,积极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建议,打造日常教育培训平台,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及实现创收增收解开“思维锁”。

马尾区积极构建“区领导+结对单位+人才队伍”的帮扶体系,形成了上下联动、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领导干部每人挂钩联系23个村,每月至少调研走访1次。推进一个区直单位至少联系一个村,结成76个对子,安排专人对接挂钩联系村的发展需求。择优选取10个不同发展模式的标杆村,“一对一”匹配帮带相对薄弱村,进一步帮助拓思路、补短板、提能力。着力打造基层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单位跟踪+属地管理+村级反馈”管理模式,发挥驻村干部、“一懂两爱”村务工作者、大学生村官、金融助理等4支队伍作用,为驻点村累计争取到小额贷款3400万元,推进裸房整治、管网改造、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7项。

因地制宜 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马尾区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着力打造“一村一产”“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今年的“七一”,马尾梳理全区红色资源,推出三条精品旅游路线,将亭江镇闽安村、琅岐镇南兜村、马尾镇魁岐村等纳入“党建+文旅+乡村振兴”范畴,每年将为相关村至少增收2万元。白眉村、东岐村、光明村将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通过招商引资、服务创收等多形式,助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目前管理区已经流转500多亩土地,预计一年可增加村财收入50万元。”琅岐金砂管理区党委书记陈善明说。记者了解到,马尾区集中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累计流转农村土地6000多亩,为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提供“源头活水”。同时通过打造“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利益共同体,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条,为相关村平均每年增加村财收入1.5万元。

立足侨乡侨胞和乡贤能人优势,马尾织密“党支部+党员+侨胞侨眷+乡贤能人”联系网络,组织开展新春茶话会、乡贤恳谈会等活动,征集侨胞侨眷、乡贤能人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意见建议,累计筹集助推乡村发展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

党建引领 经济薄弱村华丽蜕变

“我们村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只有8万元,2019年达到18万元。”近日谈到村集体经济收入,琅岐南兜村党支部书记唐开铁喜笑颜开。

南兜村是琅岐岛第一个党支部和第一支游击队的诞生地,但过去红色资源开发不足,“积极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是南兜村为村集体谋经济的一大亮点。”唐开铁表示,去年,村党支部通过达民意、树标杆、借外力、拓渠道“四步走”,成功脱帽“经济薄弱村”。

南兜村党支部通过推行“党支部+党员+农户”模式和党员“领队制”,抱团种植葡萄、芭乐、脐橙等水果,实现村集体经济和个人创收双赢。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红色产业,村党支部与农商银行签订共建协议,将南兜村革命遗址作为农商银行教学点,每年产生经济效益2万元。

马尾区坚持全盘考虑,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把舵定向,对标对表抓提升。年初,开展上年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回头看”工作,紧盯村集体年经济收入在510万元以及1020万元的村,“一年一计划”制定全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逐村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推动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此外,马尾区推行“年度目标+责任清单”工作机制,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考评镇(街)、村(居)的重要内容,通过党建巡查、党建述职等形式,跟踪督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夯实基础 全力打造发展平台

这个暑期,阳光学院外国语与海外教育学院组织党员师生,来到亭江镇白眉村牛项自然村,挖掘东岭游击队革命事迹和村情村史素材。该学院成立了东岭游击队红色文化名师工作室,协助白眉村建设红色文化广场和红色教育基地,助力乡村振兴。今年阳光学院还启动“‘助推闽安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工作”,构建七大项目同时发力,助推闽安乡村振兴。

在马尾的各个村成立乡村振兴服务站,搭建“筑巢引凤”平台,通过村、校、企三方共建,吸引在校大学生参与素材整理、名片打造等工作。

 

与此同时,马尾区巩固深化区“火炬先锋”党建联盟,将27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纳入“助力团”。依托区委党校、镇(街)党校、村级教学点等平台,构建区、镇、村三级教育网络,将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纳入日常课程;针对镇(街)班子成员、村级组织班子成员、驻村干部、“一懂两爱”村务工作者、基层党员“量体裁衣”,全方位、分层次、精准化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基层队伍创富带富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