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宋代古刹清福院

http://www.mwnews.cn  2020-12-10 12:35:54      【字号

  ○杨东汉

  编者按:11月19日惊悉,琅岐文史学者杨东汉老师因病逝世,享年77岁。杨老师一生笔耕不辍,用双脚丈量马尾方寸土地,用一支笔杆记录史海钩沉,为马尾本地文史研究做出巨大贡献。虽然,杨东汉老师已离开我们的视野,但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仍浸润着代代后人。本期,我们带着沉痛的心情,再看看杨东汉老师的遗作,以表缅怀。

  马尾区琅岐镇院前村后山院前岭,有一座千年古刹清福院,院前村也因村后建有清福禅院而得名。在清福院东侧还有一口宋代古井,花冈石井栏上还有“绍兴五年(1135)”记刻。乃清福院僧尼所造。井水从岩缝涓涓而出,水清见底,甘冷而沁人心脾,至今仍可饮用。琅岐十里八乡村民多汲取这山泉之水酿酒、泡茶、煮豆腐,古井也因此出名。

  宋、淳熙梁克家《三山志》卷之三十三寺观类一记载:“清福院:海畔里,熙宁七年(1074)置,旧产钱四百五十文。”宋代,琅岐叫刘崎,属闽县海畔里,《三山志》还记载海畔里琅岐在宋代还有另外二座寺院,即海屿村胜善释迦院,建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及吴庄王厝前文殊院,建于宋崇宁二年(1103)。琅岐人自古以来把建于唐、宋时期的古老胜善释迦院、清福院、文殊院称之“上三院”,而把建于宋、元时期的白云寺、天竺寺、南山寺称之“下三寺”。

  古时,清福院是一处严谨的女众丛要,因有德高尼住持禅院,信士众多,香客不断,香火鼎盛,成为岛上规模最大禅院。据本岛《凤窝翁氏族谱》载:翁姓人家信仰佛教,好善乐施,宋时,有翁姓人家捐五十二石谷子,舍入清福院,追修法堂,西建祠堂,竖碑记,每遇二忌,住持法师亲诣请族众拈香散济,只作翁氏直下子孙名字。后以咸田欠收,族众又出工开后水甲一带,以通潮汐,并以水甲旁及山园等项,再舍入禅院,并筑海堤,永为追修之资。

  凤窝翁氏开基祖翁欧,是闽王王审知宰相翁承赞之孙,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因避乱举家从福州康山徙迁王峬山(凤窝),开辟田园,开枝发叶,财丁兴旺,其子孙多有善举,舍田、舍粮,作为追修清福院法堂、祠堂之资,其功德无量。翁氏族谱还记载当时翁家有10多名女子出家,皈依在清福院当菜姐,晨钟暮鼓,守着青灯黄巷,日子过得十分清闲。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四朝古刹,几经兴废,传说宋代清福院旺盛,有比丘尼、女居士30多人,寺院田园、果树数十亩,三面群山倚聚,苍劲翠竹环绕,古刹钟声,梵音四起,有“南国小丛林”之称。到了明嘉靖年间,福建沿海倭寇猖狂,屡犯琅岐岛,到处烧杀抢掠,清福也不是世外桃源,在劫难逃,为避倭乱,寺院众尼纷纷出逃,人去院空。后抗倭名将戚继光率兵进驻琅岐岛,联合闽江口军民围歼倭寇,倭乱遂绝。到了明万历间,天下太平,清福院才得以复兴。清顺治间,为消灭郑成功抗清义军,清政府实行“海禁”,继之颁发“迁界令”,强迫岛上民众内迁,放火烧房六个月,清福也焚为瓦砾场,直到康熙年间,“海禁”解除,内迁的琅岐人得以返籍重建家园。此时清福院荒废多年,再没有重建,只留下残墙断壁,久而久之,也渐渐被人淡忘了。

  改革开放以后,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百废俱兴,1998年岛上村民信士,海外“三胞”,捐资在清福院遗址重建观音堂时,在地下挖出存骨塔遗址,内有装僧尼骨灰的“金瓮”5罐,瓮上覆盖瓷碗,并出土宋代砖、瓦、皿器、铜币,从而认定这里是清福院遗址。庵堂寺观,施主一半。为弘扬佛教文化,去年,琅岐企业家吴敏团先生捐资200多万元,重建清福院大雄宝殿,不少信士也为复兴禅院增砖添瓦,慷慨捐资,千年古刹重现光彩,成为岛上旅游观光一处景点,清福院其遗址也成为马尾区不可移动的文物保护点。

  目前,禅院有常驻比丘尼4人,信士千余众,香客、游客不断,香火鼎盛,特别是农历初一、十五日,香客、游客接踵而至,以侨属、女众为多,进香、礼佛、求签者无不虔心,顶礼膜拜如来佛祖、观音菩萨,个个揣着心底秘密祈福消灾,求平安,诚惶诚恐,又因民间认为千年古刹,佛祖、菩萨神通广大,有求必应,因而赢得那些为求财纳福;为消灾延寿;为生计的芸芸众生。于此,清福院在信士中的影响和地位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