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光:寻“味”三十载
http://www.mwnews.cn 2025-02-11 16:34:19 【字号 大 中 小】
刘家光(右二)
马尾新闻网讯(记者 卓林 江超云 文/图)头戴防护帽,鼻梁上架着一副透着学者气质的眼镜,在实验室中忙碌,时而品尝新品并提出意见,时而指导团队攻克研发难题,这是今天的主角——福建正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味生物”)总经理刘家光,也是第三届“福州开发区工匠”的候选人之一。
筑梦:行业短板中“挖掘”商机
学生、糖果厂技术员、科研带头人、企业家……刘家光在食品行业生涯的角色在变,但钻研的精神始终如一。“于我而言,工匠意味着心无旁骛地深耕一个领域。”
刘家光就读于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专业,在实习期,不同于别人守着一家厂,他要了7张介绍信去了7家厂,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实践经验,“那时我最早凌晨一点就起床,跟着技术员师傅奋战在科研生产第一线。”
毕业后,刘家光被分配到福州糖果厂技术科工作,“我注意到食品配料种类不足、技术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行业短板中隐藏着创业契机,加上彼时盛行创业之风,一年后他果断离职,“下海!”
第一次独挑大梁的场景虽然过了三十多年,但刘家光却记忆如新。“虽然那时已有了技术服务经验,但当独自面对产品整体方案设计时,每个细节可能存在的偏差都关乎着成败。”刘家光笑着回忆道,当时在投资人面前自信满满,可私下里,市场调研、如何确定参数等压力如同巨石压心头。然而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还是占了上风,刘家光放手一搏,项目顺利运营并盈利,他也收获了“第一桶金”。这次经历为刘家光在行业中积攒了口碑,他也更加自信地以个体户身份为客户提供产品技术咨询服务。
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刘家光对食品配料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食品配料的创新是推动现代食品工业进步的动力。”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后,刘家光决定转变重心,2009年,正味生物在马尾应运而生,如今成长为一家集海洋生物研发生产、特色酱料创新定制、食品技术全案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刘家光也完成了由食品配料贸易商向科研生产服务商的转型。
逐梦:解锁“美味”无限可能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马尾水产产业优势让刘家光看到海洋循环经济的无限商机,他深耕技术“利器”,凭借多项专利解锁食品行业的更多可能。
“美拉德反应改良鳗鱼骨酶解提取物风味的研究和应用”便是刘家光团队的大胆突破,而它的诞生源于一次闲聊。在与老客户交流时,刘家光得知他们因为环保问题而面临停工整改,问了缘由才知道“污染物”是生产鳗钙过程中熬制的鳗鱼酶解液。他产生了一个想法:酶解液能不能变成一个新产品?将水产品副产物变“废”为宝,符合时代倡导的资源循环利用,又契合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大食物观”。
于是有了想法的刘家光带领正味生物与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成立课题,尝试通过美拉德反应定向提取鳗鱼骨酶解液中风味因子生产鳗鱼骨汤。这一试,为他们带来了中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生产出的鳗鱼骨汤作为佛跳墙等老字号福州美食的配料,风味淳厚鲜美,在市场中大受欢迎。
“嗅”到商机的刘家光带着团队进一步研究微波偶联酶解、多种微生物三阶段耦合发酵等技术,从扇贝裙边、破损花甲等曾被“忽视”的水产品副产物中提取海洋活性肽,研发海洋多肽鲜味剂。“这种鲜味剂解决了传统鲜味剂带来的口干舌燥问题,还改善了食品因冷冻储存造成的风味流失。”刘家光说道,食品配料并不是“科技与狠活”,如预制菜加工过程中,通过食品配料,能够保持食物的色、香、味及满足防腐、保鲜及长途运输的需要。目前,海洋多肽鲜味剂已推向市场,并荣获2024年福建省食品创新大赛年度创新产品奖。
多年来,靠着食品配料技术研发,刘家光获得个人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并荣获福建省高层次A类人才、福建省食品行业“优秀企业家”“福建食品工业40年突出贡献人物”“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创新奖”等众多殊荣。
当记者问他是否达到他心目中的工匠标准时,刘家光只是淡然一笑,答案或许可以从他职业生涯的每一次实验、每一次创新中寻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