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武斌: 用心融入社区 用情服务群众
http://www.mwnews.cn 2025-05-13 17:09:32 【字号 大 中 小】
记者 丁林怡 通讯员 周晨伟 文/图
从破晓微光初绽,至夜幕灯火璀璨,他穿梭街巷间,为群众消愁解困,调和纷争;时光匆匆如矢,他脚步未曾稍歇,奔走于走访排查之路,推进群防群治;桩桩件件皆挂心间,无声奉献,护佑一方安宁祥和。
他就是福州市马尾区公安局快安派出所快安社区民警武斌。今年,是他担任社区民警的第4个年头。他用真心、热心和耐心,扎根社区,兢兢业业、一心为民,在平凡的社区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反诈宣传推陈出新,他用创意点亮平安之路
“您好,这是最新诈骗手段大家都看一看,看看会不会中招。”作为社区民警的武斌,辖区城中村内一批批务工人员流动人口的“钱袋子”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心头事”。传统“点对点”的宣传形式早已跟不上流动人口的更替速度。为了让流动人员更好地树立起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必须要用一些让人能入心入脑的方法,让他们将反诈知识学进去。于是,武斌在实践中结合辖区城中村的特点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办法—反诈夜市摆摊:利用社区夜市、集市人流量大的特点,设置“反诈摊位”。摆放诈骗案例展板、发放宣传手册,民警现场与群众互动交流,通过趣味问答、赠送印有反诈标语小礼品等方式,吸引群众参与,让反诈知识在轻松氛围中入脑入心 。
2025年3月1日晚武斌接到辖区居民的求助电话“武警官,对方要让我转钱,你帮我分析分析是怎么回事。”他迅速驱车第一时间找到了那位准备转账的工人兰女士。兰女士告诉武斌,他接到了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某短视频平台客服,称其订购了包月服务,如不及时注销就要扣其银行卡的钱,并让她输入一个陌生网站下载一个APP,并要求输入银行卡账号和短信验证码。
兰女士对对方的身份和要求感到有些疑惑,但他想到自己确实经常刷抖音是不是自己不小心点击了没注意,便放松了警惕。当她准备按照对方要求输入银行卡账号和短信验证码时,回忆起自己之前在快安村夜市看到的诈骗案例,猛然怀疑自己遭受到了电信网络诈骗,便向武警官求助。
“赶紧拉黑对方的联系方式并退出陌生链接”,武斌当即帮助兰女士打开了手机飞行模式删除了相关信息。之后,武斌继续为兰女士做起反诈宣传,为她仔细讲解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虚惊一场的兰女士对武斌连连道谢,正是他的反诈宣传为她保住了银行卡内存款60余万元。
城中村护学路上的“心桥搭建”
武斌作为一名负责城中村辖区的社区民警,辖区内的中学聚集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些孩子的父母平日忙于生计,无暇时刻照拂,孩子们安全意识相对薄弱,且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武斌在反诈和安全宣传工作中不断探索,逐渐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初次踏入校园开展宣传时,他发现传统的讲座式宣传效果不佳。孩子们大多神情茫然,互动寥寥。课后,武斌便与班主任深入交流,得知孩子们对枯燥的说教普遍兴趣缺缺。于是,武斌转变思路,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联合学校老师、热心家长和学生,编排了以“识破诈骗陷阱”“校园安全小卫士”为主题的短剧。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深入理解了诈骗套路和安全隐患,还主动参与到宣传中来。这种沉浸式的宣传方式,让安全知识不再是生硬的条文,而是生动的生活场景,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接受度。
考虑到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陪伴孩子时间少的特点,武斌搭建起“家校警”三方沟通桥梁。一方面,建立家长微信群,定期推送反诈案例和安全提示,如“如何识别新型网络诈骗”“城中村居家安全注意事项”等;另一方面,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亲子安全活动,如反诈知识竞赛、安全演练等。在一次亲子反诈知识竞赛中,原本忙于工作的家长与孩子通力合作,共同学习反诈知识。活动结束后,不少家长表示,这种形式既增进了亲子关系,又让他们学到了实用的安全知识。
此外,武斌针对城中村复杂的环境,在校园周边开展“实景教学”。带领学生们实地走访,讲解在城中村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如交通安全隐患、陌生人搭讪防范等。在一次放学途中的教学中,武斌现场模拟了陌生人以“你家长让我来接你”为由的诱骗场景,教导学生如何应对。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学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显著增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校园内关于诈骗和安全问题的咨询明显增多,孩子们遇到可疑情况时也懂得第一时间向老师或民警求助。家长们对孩子的安全也更加放心,纷纷表示会积极配合民警工作。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看到家长们信任的笑容,武斌深知一切都是值得的。未来,他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宣传方式,为城中村的孩子们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让他们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穿上这身警服,就要对得起胸前的党徽。武斌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民忧,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未来将继续以"警星"标准自我鞭策,当好社区平安的压舱石、群众身边的守护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