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舰虽亡,旗还在”

——纪念马江之战中的船政烈士

http://www.mwnews.cn  2019-04-08 09:27:26      【字号

  ○陈悦

  编者按:清明时节,祭扫英烈。135年前,在马江上浴血奋战的他们,护国卫民、英勇坚韧的精神贯穿于中国近代海军发展过程。今年,适逢纪念马江海战135年周年之际,让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追忆这段“舰虽亡,旗还在”的壮烈事迹。

  中国近代海军源起于19世纪60年代末,在那个国家内忧外患不绝如缕的时代,为了“防海之害而收其利”,由设在福州马尾的船政创始,诞生了中国自造的第一批蒸汽动力军舰,培育了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海军军人,又在1871年缔造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舰队,即当时番号为“轮船”的船政舰队。而就是这支从马江之畔成长、启航的“轮船”,此后用鲜血铭刻了近代中国海军史上一段悲壮的史诗,建构了中国近代海军的精神传统。

  在135年前的一个夏天的午后,笼罩在马江上的宁静被呼啸而至的弹雨撕破。1884年8月23日下午1时56分13秒,伫立江岸的罗星塔目睹了战争的发生。

  由孤拔指挥的法国海军东京支队向船政舰队发动突袭,史称马江之战,而这也是1866年意奥利萨海战之后,世界上第一次爆发大规模的海军舰队作战。

  马江江面狭窄,总数达20艘的中法海军舰艇相互碇泊对峙,可谓是摩肩接踵,在这种形势下,火炮的射击几乎可以做到百发百中,只要首先开火,另一方几乎根本不会再有还击的机会。而从1884年7月法国舰队突然进入马江以来,清政府中枢犹豫不决,“不战、不和”,致使船政舰队坐困险境,无所适从,最终陷入了被动挨打。

  占取先机的法国舰队,首先由2艘快速的杆雷艇出击,分别重创了船政的主力舰“扬武”“伏波”。继之以安装在军舰高处的多管机关炮扫射船政军舰的舱面,船政舰队的各艘军舰,火炮主要安装在露天甲板上,遭遇突袭后,各舰砍断锚链,调整舰位,炮手奔忙于操作炮械准备射击,聚集忙碌的官兵突然遭到法舰机关炮火射击,死伤枕藉。与此同时,法军各舰大炮纷纷开火,几乎在第一轮射击后,胜败就已定局。

  原本,马江之战就将在这种异常屈辱的失败中落幕,而就在偷袭得手的法国舰队已经稳操胜券时,一些参战的法国海军官兵记录下了战场上发生的不寻常事情。

  船政舰队排水量仅仅500余吨的炮舰“振威”遭3艘法国巡洋舰聚攻,“船身歪斜,势将就溺”,就是这艘“重伤”到浑身是火的中国军舰,突然调整舰位,试图撞向法国军舰。当遭到法国军舰猛烈炮火阻击,不幸沉入大江之际,法国海军目击到,这艘船政军舰的桅杆上竟然升起了一面崭新的龙旗,在江水即将要淹没军舰时,其主炮又向法国军舰发出了最后一声“怒吼”。

  弱小军舰的拼死搏斗,以及沉没之际升起的崭新旗帜和发出的那声炮响,成为马江之战船政舰队不屈的象征。船政海军烈士以鲜血写成的“舰虽亡,旗还在”精神,也奠定了中国近代海军的精神底蕴。

  马江之败后,船政并未陷入颓丧,立即投身痛定思痛的新一轮海军建设,订造了中国第一艘航洋鱼雷艇“福龙”,创制了中国第一艘钢甲军舰“龙威”,派出了又一批海军留欧学生。而在“大治水师”的号召下,船政后学堂毕业生大量选调北上,催动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国家海军北洋海军的快速成军。

  马江之战十年后,甲午海战爆发。囿于清廷的颟顸,北洋海军装备发展滞后,在黄海上和顽敌搏杀,最终奏响的是全军尽覆的悲歌。不过,无论是黄海大东沟海战的战场上,还是威海刘公岛铁码头之畔,军官、士兵多为马江烈士们同学、战友、乡亲的北洋海军,也屡屡出现了“舰虽亡,旗还在”式的故事,无论是满舰皆火的“致远”勇冲敌舰,还是不甘丧舰降敌的“定远”的慷慨赴死,都体现着这种不屈。

  北洋海军覆亡,甲午战争战败,1895年当年中国又重建海军,在国运动荡的岁月里,海军一路磕磕绊绊,艰难发展。到了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面对强敌,弱小的海军毫不屈服,由马江之战铭刻下的“舰虽亡,旗还在”精神,再一次闪现,从江阴海空大战,到长江要塞防御,及至海军退守到已经看不见大海的大后方,从福州马尾一路辗转迁徙的海军学校在贵州的深山里呵护薪火不灭,失去了军舰和海岸线的海军用水雷继续践行着卫国的使命,而这次,不屈的海军和全民族一起迎来了伟大的胜利。

  清明之时,祭扫英烈。在马江烈士的长眠之地,除了缅怀烈士,铭记事迹,还能感触到贯穿在中国近代海军发展过程中的不屈精神,源起之地就在马江。

  作者简介:

  陈悦,男,1978年生,海军史学者,长期致力于海军史、船政史的研究和普及,著有《甲午海战》《北洋海军舰船志》《船政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