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老街小店里的非遗味道

http://www.mwnews.cn  2022-01-14 09:59:01      【字号

  ○陈晓静

  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的鞭炮声渐渐地近了。

  在马尾的小街巷里,有一家小小的门面比往日更加忙碌起来了,年糖年饼的制作已经排上了日程。每天清晨,天才蒙蒙亮,柴火的炊烟就开始淡淡地弥散出来,木枝香伴随着甜香悠悠飘荡。附近的人们被这香气唤醒,走出家门,也开始了年前的忙碌。

  年前一个月是贤章糕饼店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之一,还有一段是八月中秋之前,准备中秋礼饼的日子也是非常忙的。

老街小店里的非遗味道

  传统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是祭灶日,这一天灶王爷和灶王奶奶要上天述职,地上的人们总要制作很多甜蜜蜜的食物来堵住他俩的嘴。贤章糕饼店年前的任务就是为街坊们准备这些甜食糕点,花生片、咸甜2味的杏仁饼、凤仁酥、猪油炒米、猪油糕、金钱饼、花生糖、万字糕、红纸包、寸枣、麻芝,整整十二款,包成一个包,就是最传统味道的年糖年饼了。

  “我喜欢他家的味道,和超市里的不一样,是小时候的感觉。”80后的邻居陈小姐偶尔光顾,她觉得味道是有情怀和记忆的。

  麦芽糖、白糖熬成的糖浆,均匀地裹在炸好的胚子外面,再快速滚上炒香的白芝麻。满载记忆味道的春节美食麻芝就制作好了,“这是我的最爱,我可以一个人吃一盆。”陈小姐笑着说。

  麻芝说着简单,做着却是不易,以糯米为原材料的胚子,从白嫩嫩的糯米粉变成硬邦邦胚子也是经历了近月的光阴,方才成型。这麻芝吃起来就蕴含了时光的味道。炸制也要点技术,油温、火候都是门道,看着简单的翻滚加滚油,在翻滚再加滚油,眼看着胚子从硬邦邦的小灰棒棒逐步膨胀成了圆滚滚的金黄色,有老师傅几十年的功力在里面。

  “我还没有学会我爸的十成功力。”小店的主人林贤章说。从二十多岁回家学习并接手饼店以来,林贤章已经从一个帅小伙变成了帅大叔,是家庭的顶梁柱。“我们是家庭式的小店,一家人都在这里。”家庭式的生产方式也是家庭式的传承。

  林贤章的传统糕点手艺传自父亲林必熏,一位从马尾供销社出来的老手艺人,一身的老手艺逐步传给了儿子。“边做边学,也要看悟性。”

  林必熏最拿手的糕点是福州礼饼,方圆几十里颇有名气,不少人慕名而来,都成了老主顾,每到年节就要来买,都说这是别处难以品尝到的好味道、老味道。

  现在,这制作礼饼的手艺已经申报了第四批马尾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人历来重礼。礼饼,顾名思义,节礼之饼。不但是传统的“福州月饼”,也是婚礼、庆典和重大节日的重要“嘉宾”。传统的婚礼,吃过酒宴,提回家的伴手礼里面,定有一块大礼饼。生日宴也有用到礼饼的,小孩满月也有用到礼饼的,更别说中秋月圆,一块圆圆的大礼饼的重要性。

  这天,林贤章起的比平时更早一些,有一位泉州的客人定制了几十块礼饼,要带回去送给长辈。订单的增加增添了收入的喜悦,也增添了节前的忙碌。

  新鲜的猪肥膏和香葱都要当天从市场购买,定是要那够白够净的猪油膏制作出来才能肥美香甜。原料的品质决定了出品的质量。从林必熏到林贤章,不论是肥猪肉、香葱,还是麦芽糖和糯米,对品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换来了传统味道的完美延续。

  碎肉、切葱,加入冬瓜糖、梅舌等材料,再加入调味料调制成馅。油酥制作饼皮,一份饼皮包入四份大小的馅,擀成圆饼,拍上芝麻,背面再扣个厂商红印。生饼制作完成,送入烤箱。半个小时,中间一个翻面,喷香诱人、咸甜适口的福州大礼饼制作完成。刚出炉的礼饼酥脆香软,放上几天,让它回回油,味道就更加醇厚起来。

老街小店里的非遗味道

  每年的中秋节前夕,是林家制作礼饼的主要时间段,一家人起早贪黑。每到那时,总能见到林贤章的老母亲,坐在店门口,成捆成捆地切着葱花;厨房里的柴火烟气整日不停;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烤盘在门口也层层叠叠码得老高;络绎的客人身影交织,带走这份传统节礼的念想。

  不论是礼饼还是年糖年饼,每到节日的这份味道的想念,就是对传统、对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林氏父子将技艺传承,而我们,将口味和文化传承。

老街小店里的非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