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马尾区医院儿科:耐心细心汇成爱心

http://www.mwnews.cn  2018-01-30 17:49:17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本报讯(记者 王晓霞 见习记者 章盈旖)1月30日,记者来到马尾区医院儿科门诊,看到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就诊。年初的这一场流感让马尾区医院里挤满了病患,而此次流行性感冒的易患者多为孩子,所以儿科门诊更是人满为患,超负荷工作已经成为马尾区医院儿科的工作常态。

  马尾区医院儿科于2015年从内科独立,“医院配备儿科是非常有必要的。”马尾区医院医务科科长张敏回忆起儿科创立之初的事情,“当时准备独立的时候只有6个医生,根本达不到成立独立科室的标准,但是儿科必须要做,怎么办?”医院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了4名儿科医生,包括护士在内,最终组成了一支25人的儿科医护团队。

  马尾区医院的儿科诊疗需求量大,诊疗技术也是名声在外。“钱菁主任已经50多岁了,本可以退居三线,可她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而且她的诊疗技术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不仅是我们区内的患儿家长点名要找她,就连连江的患儿家长也会选择到我们这里就诊。”张敏说,“钱菁主任接诊的时候,一天最多接诊了200多个,从早上八点忙到晚上八点。”

  记者留意到,在医院的儿科医生排班表上,有很多条医生本可以补休的记录,但这几乎都成了毫无意义的数字,因为补休根本不可能兑现。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一天看诊100多名病人都是常态,一旦有人休息,就意味着其他同事要干更多活。

  20多年前医学界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虽是调侃,但也道出了儿科医生的无奈。儿科还被叫做“哑科”,因为医生与患儿几乎无法直接交流,所以风险更大。现在每个家庭都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很多市民又不懂医,无形中加剧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往往一针打不进去,医患关系就变得很紧张。

  昨天,一位家长就因为孩子要输液,扎了三针没扎到血管,情绪激动,把护理站的门给撞坏了,“孩子的血管细得个跟头发丝一样,我们启用了血管显像仪,但这个孩子的血管在显像仪下依然看不清,家长不懂,觉得是我们护士的技术不行,心疼孩子,就特别激动。”最后,儿科病房护士长黄艳晖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经验,通过按压和触摸的手法,找到了血管,耐心和细心让家长消了气。“第二天这位家长买了很多零食和水果到医院,不停道歉,还把门给修好了。”

  据了解,未来马医将推动儿科建设再上新台阶,计划2018年扩大儿科床位至50张,建设新生儿重症监护床位4张,继续提升儿科诊疗水平,引进儿科优秀人才,满足马尾本地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