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区公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

http://www.mwnews.cn  2018-02-11 20:51:27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马尾新闻网讯(记者 林颖)2月12日,记者从马尾区文体局获悉,马尾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确定,包括琅岐肩顶戏、闽安八将舞、闽安藤牌操、马尾剪纸等在内的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董雅萍、陈锋2名代表性传承人上榜。

  马尾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马尾马祖元宵节俗,目前已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为加强对马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前,区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持续深入基层进行查访,对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新一轮普查、研究,筛选出传承比较悠久,独具马尾特色,具有保护价值的6项非遗项目及2名传承人。经过管政常务会议议决定,确定6项非遗项目及2名传承人正式成为我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

  6个非遗项目涉及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分别是琅岐肩顶戏、闽安八将舞、闽安板凳龙、闽安藤牌操、马尾剪纸、葛粉包制作工艺,两位代表性传承人分别是陈锋(琅岐肩顶戏)和董雅萍(马尾剪纸)。

  延伸阅读:

  一起来看看这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的“来头”吧!

  闽安板凳龙

  板凳龙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是闽安古镇农村村民利用冬闲时节把村民开展文娱活动,后来发展成节庆活动,特别是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必举行该项活动,其中要数正月十五晚最为壮观。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扛着板凳龙游街走巷,队伍浩浩荡荡,每经一户家门,主人便合家相迎,燃放鞭炮焰火。

  板凳龙有多种式样的耍法,组成人数不定,但至少有9人。每人各举一凳。前一名示龙头,后一名示龙尾,其余为龙身。另由一人举宝珠逗引龙行进,数人协调行动,节节相随,时起时落,穿来摆去,为农闲时村民在农村小广场上表演的形式。有时一条龙从头到尾,要用八十多条板凳相连,板与板之间用一木棍相连,每一个木棍有一人拿着,每条板凳上都扎着花灯(替代龙体),花灯上都画了自己喜欢的花草、树、鸟等图案,由于每只花灯都按自己的喜好所画,为此八十多只花灯的图案竟各不相同,甚至五六条龙走在一起也找不出相同的图案。当然由于民族风情不同,有些地方的板凳龙上的图案以统一的祥云为主,类似于鳞片,寓意吉祥如意。舞龙时,到了夜晚,花灯内点燃烛光,形成一条长长的灯。有篾扎板凳龙,即用竹篾扎成龙形置于板凳之上 ,以木脚示龙爪,造型逼真。目前,闽安一代城市化进程和多数年轻人侨居国外的缘故,板凳龙已近失传,区文化部门进过走访农村的老者、乡贤,依据他们的口述,重新加以编排,传承。

  闽安八将舞

  八将舞作为闽台两岸民众喜闻乐见的经典传统民俗节目闽安八将舞为闽安水师将士首创。千百年来,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古战场,闽安自古就是祖国东南沿海政治和军事重镇。

  1879年,闽安建立清代全国第一支水师营,首任闽安总兵官沈阳人范绍祖,创建了闽安协台衙署,时称福建闽安总兵府;建起了闽安石头城、沿江炮台、清军较场及演武厅。那时的清军将士们除了在较场训练历次战斗之后,生活比较单调。于是将士们自编自演了一套既能寓乐于舞,又能鼓舞士气的八将舞,并且传授给当地民间武术团体与各个庙宇。后来在闽安军士与民众共同参与的迎神庙会中,八将舞便逐渐演变为传统节目。

  闽安藤牌操

  藤牌操又称藤牌阵、藤牌舞,是一种始于明朝的传统民俗舞蹈。闽安的藤牌舞的藤牌舞则注重阵式演练。相传,藤牌舞源自于戚继光当年所创的鸳鸯阵,经过晏继芳等戚继光部将的改造而成,突出表现盾牌在阵中的作用。

  此舞源于戚继光在浙江、福建抗倭时创立的鸳鸯阵藤牌操。藤牌操传入传统民间。到清朝,驻守闽安镇的兵勇常操练藤牌军,也传教乡勇,由此逐渐演变成民间健身活动,继而又在民间节庆和祭祀中表演,逐步演变为文娱活动中的藤牌舞。舞路程序共有六阵:一字长蛇阵、双龙戏水阵、三才定穴阵、四门兜底阵、五虎靠山阵、九官八卦阵和十面埋伏阵。六阵之后即为单打、双打、三打,最后以藤牌手舞狮祝捷结束。

  琅岐肩顶戏

  肩顶戏以八位年轻的小伙子为台柱,肩顶八位5至10岁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肩顶上表演,小孩负责唱腔和手部、头部动作,大人负责台位变换和脚部动作。无论生旦净丑,肩顶上的小孩担任什么角色,扛小孩的大人就要走什么步伐,步伐主要有踩街步、花花公子步、花旦步和贝壳步,大人小孩上下两人最重要的就是配合默契。肩顶戏的后台音乐由7-8人组成,使用民族乐器笛、箫、笙、二胡、三弦等,配以锣、鼓、钹、檀板,根据曲调,管弦乐与打击乐或齐奏,或轮套,板介严谨,节奏感强,优雅动听。

  马尾剪纸

  上溯历史,唐代闽王王审知在修成马尾闽安古镇邢港迥龙桥时,跟随闽王从中原来的部属用红纸剪了许多门神、门笺等各类喜花妆点迥龙桥和两头的亭台楼阁,为感激闽王的功德,古镇的乡亲纷纷仿效。据考证,这些喜花是福州最早的剪裁艺术品。这一历史故事说明福州剪纸的起源于唐代闽安,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变迁,到明清时代形成了马尾剪纸,一直流传至今,成为马尾地区乃至福州民间代代传承的习俗文化。

  葛粉包制作工艺

  葛粉包,是马尾特有的传统食品,在马尾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年节,或红白之事,只要有宴席,必有葛粉包。马尾的葛粉包经常被多家福州酒店预定一空 。多次参加福州市举办的两岸民俗文化节展示

  “葛粉”是山上一种植物葛的块根挖回磨烂,过滤,沉淀后晒干即得白净淀粉,顾名思义,葛粉包的外皮是用葛粉为主原搭配藕粉、芋子等5种粉类材料制作而成,同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和,才能做出剔透Q滑的“葛粉包”。

  两位代表性传承人

  马尾剪纸传承人:董雅萍

  董雅萍,女,72年10月出生,祖籍马尾,九岁开始跟随祖母学习剪花技艺,能剪出各种飞禽走兽、虫鱼花鸟。参加工作后,就职于马尾区文化局,即开始系统学习剪纸艺术,遍访全国剪纸名家名师及民间老艺人,师从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一级民间工艺大师徐阳。从事剪纸艺术三十多年,目前董雅萍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剪纸艺委会理事,福建省剪纸专委会副秘书长,福州市剪纸学会副会长。2017年由福州市文联授予首届“福州市文艺名家工作室 ”称号

  为做好剪纸传习工作,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福州大学阳光学院、闽江学院、马尾老年大学等大中小学开设剪纸选修课程;发现培养剪纸优秀苗子,带领学生赴南京参加“全国非遗进校园剪纸竞赛”并获奖。年传承剪纸人数达8000人次。2016年7月被北京工艺美术学会聘为“中国民俗剪纸非遗传承高级研修班”授课专家。

  琅岐肩顶戏传承人:陈锋

  陈锋,马尾区琅岐镇星光村人,1968年9月5曰出生。自 1986年开始学习琅岐肩顶戏, 在原琅岐肩顶戏传承人陈再姜手把手的教授之下于1997年接任琅岐肩顶戏演出队队长,组织队伍参加过北大—清华赛艇对抗赛文艺踩街活动、福州市招商月活动、马尾经济开发区成立十周年庆典演出、 “两马同春闹元宵”民俗踩街活动、三坊七巷古街举行福州民俗踩街、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展演活动;并在福州市第九届民间文艺汇演中荣获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