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养肥硕之红蟳,振乡村之兴

——马尾区琅岐镇金砂管理区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http://www.mwnews.cn  2021-12-15 09:59:04      【字号

  马尾新闻网讯(记者 江超云 文/图)原本是来洽谈春节红蟳销售方案的企业代表,被肥大的“琅岐红蟳”所“俘虏”,纷纷自掏腰包买起了刚捕捞上来的红蟳,这是金砂管理区内红蟳养殖基地养出肥美红蟳的真实写照。

  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突出加快乡村振兴,增加居民收入。多年来,看马尾区琅岐镇金砂管理区如何在小小红蟳上大做文章,打破乡村发展困局。

  琅岐岛的英雄金砂让赤砂变“金砂”的时代奇迹,曾荣获由周恩来总理亲署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如今,先辈人拼搏的精神由金砂村民传承,小小红蟳上寄托着村民们走向富裕、振兴乡村的决心,他们奋力在红蟳养殖业上续写奇迹。

  建强红蟳养殖链

  让“琅岐红蟳”又肥又大

  “万事开头难”,红蟳的养殖之难,让大家不敢开头。

  琅岐岛近年来受困于缺水,有养殖红蟳经验的人无力提高规模;没经验的人缺方法,养得不好,养殖存活率在20%左右徘徊,投资的钱总是打水漂,参与养殖的人越来越少。

  “琅岐的红蟳产出量很不稳定。”金砂管理区党委书记陈善明无奈地说。

  这个困局在2021年,被由12名党员组建而成的金誉闽农民养殖合作社打破了。这是他们小丰收的一年,红蟳存活率突破30%,仅仅是存活率10%的提高,就让他们回了本,开始吸引散户加入合作社。

  “如今有20多户散户加入了我们的合作社。”金誉闽农民养殖合作社成员吴尔法对记者说,他是一位有着20余年养殖经验的技术员。不同于以往养殖的“单兵作战”,合作社共享了科学养殖方法,“测水质、找准放苗时机,细节决定成败。”

  有通红油亮红膏的蟳,才称得上红蟳,更大更肥的红蟳是卖出高价的关键。科学养殖让存活率提高了,但要想养得好、收益更高,还需要好种苗、好水。

  持续供应好水,能从源本上提升红蟳的养殖质量,让红蟳又大又肥。为此,马尾区着手建设塘坂引水工程,引进新水源,金砂管理区计划建造水质监测站。

  “养殖规模的缩小导致本地种苗很少,找了一些外地的种苗,死亡率非常高。”陈善明对记者说。孕育出适应当地水质的种苗,是保证红蟳高质量产出的关键。由此,金砂管理区引进了一家科技育苗企业——福建同辉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研究所合作的他们在青蟹育种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而红蟳正是青蟹下的一个分支——锯缘青蟹。

  育苗工作早早就开始了,福建同辉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荣光指着中间的池塘对记者说,“我们8月放进去的红蟳苗,现在已经长到一只六两多了,长势很不错,预计2022年4月开始第一批次的育苗工作,大概5月就能出成果了。相信很快就能为琅岐养殖户提供优质的种苗,助力乡村振兴。”

  以旅强农

  为“琅岐红蟳”品牌增色

  金砂管理区引进了一家乡村旅游运营企业,毗邻红蟳养殖基地——红蟳公社。这是金砂管理区做的另一种探索——发展旅游业。

  来旅游的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养蟳的过程,还可以入住公社内由乡村闲置裸房打造成的民宿,走进讲习所聆听英雄金砂的故事。

  体验乡村田园生活后,甚至可以直接通过金砂通智慧党建平台采购红蟳。

  正如设立在红蟳养殖基地的入口处标语——以农促旅、以旅强农。金砂管理区很好将这八个大字,“写”进了农民的钱包里,已流转的每亩土地所获收益已是原先的三倍,裸房租赁收益比原先涨了500%。

  发展红利让村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民、运营商等各方已然成为利益共同体。他们齐心协力,一同为“琅岐红蟳”品牌增色,办红蟳节等特色活动,累计吸引了访客10万人次。

  培育好种苗、控制养殖水质、打通销售渠道、发展红蟳特色旅游产业,金砂管理区在发展红蟳养殖业上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让肥美的“琅岐红蟳”成为金砂管理区乡村振兴的发展助推器。

  如今,金砂已经逐步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奋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金砂范本”。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省党代会为乡村振兴谋划的五年蓝图,找准自身特点。讲好金砂故事,传承金砂祖辈团结拼搏的精神。”陈善明表示,“现在村两委干部都拧成一股绳,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业、旅游业,切实地带动百姓生活富起来,钱包鼓起来。”

养肥硕之红蟳,振乡村之兴

养肥硕之红蟳,振乡村之兴

养肥硕之红蟳,振乡村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