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理财 >> 正文

专家称民营银行借政策东风大有可为

http://www.mwnews.cn  2013-07-12 15:48:32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字号

  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允许发展成熟、经营稳健的村镇银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内,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翼和民生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员李少君均认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我国失衡的融资结构,引导资金进入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未来民营银行大有可为。为了避免潜在的风险,应加速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等配套细则。

  中小微企业将受益

  中国证券报:《指导意见》对于改善社会融资结构、引导民间资本“阳光化”将起到什么作用?

  张翼:目前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而银行业准入门槛也很高,这在学术上称为金融抑制。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显然有助于逐步消除金融抑制,虽然短期内不会产生特别直接的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收窄利差。

  李少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将极大地支持专门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对于宏观经济而言,资金可以进入真正需要钱、具有活力的企业。这对于金融体系以及全社会资金和资源配置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证券报: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后,对于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的传统银行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张翼:目前大型银行偏爱有抵押或担保的大企业特别是有政府背景的企业,这种情况未来将有所改变。随着民间资本不断深入金融业,民营银行发展壮大,未来企业融资可能不再过多地依赖抵押担保,而是更多地通过其他软信息来判断。

  民营资本未来可能更多地参与股份制银行甚至参股大型国有银行,这将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机制、公司结构等产生重大影响,并有助于传统银行业设计新的激励机制、提升竞争力。

  李少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的背景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速,目前多种因素共同挤压银行的传统业务空间,挤压利差。银行的客户结构正在下沉,不得不从以往偏爱的铁道部、“两桶油”、高速公路公司等转向中小企业。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对银行业竞争格局、收入格局会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小微企业融资和资金的获得性、资金的价格均将产生积极影响,但对利差的影响短期内很难判断。从日本、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推进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前期和后期的波动还是较大的。

  需出台多项配套措施

  中国证券报:为了彻底打破金融行业的垄断、消除民间资本进入的障碍,还应在哪些方面出台细则或配套措施?

  张翼:首先,应加快改革步伐;其次,准入标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放宽。例如,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的处境比较困难,未来应该出台政策,允许它们转型升级成为民营银行,或者至少进一步降低准入标准。

  此外,应容许民间资本成为金融机构的大股东。监管部门不应设立大股东的标准,这个标准应由市场决定。应放开并支持金融行业的并购特别是涉及民间资本的并购,尽可能简化审批等环节。

  需加快推出相关的配套措施。例如,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破产制度、信贷业务资产证券化等,应深入研究民营银行、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

  李少君:小微金融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政策,需要出台配套措施。第一,提高风险容忍度。例如,过去是1%或2%,未来能不能提到3%甚至更高。只要抵押是充足的,风险是可以缓释的。第二,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适当调整贷存比指标。第三,为符合政策发展方向、信贷投向符合监管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税收等优惠,尤其是在初创期时。

  中国证券报: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后,金融创新会否大踏步推进?

  张翼:民营资本显然有更强的动力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同时还能倒逼传统银行业进行创新,从而对银行的服务质量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银行服务差、乱收费正是缺乏竞争和创新的后果。

  李少君:金融创新业务的产生是必然的,但前提是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未来的创新必须要有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持。创新固然好,但如果盲目推进,可能存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