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媒体看马尾 >> 正文

福州海丝文化地图·马尾篇

http://www.mwnews.cn  2018-05-09 14:42:57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福州海丝文化地图·马尾篇

  记者 李琼

  2018.05.07

  福州海丝

  文化地图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

  承办:福州晚报

  马尾地处闽江下游入海口,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历史悠久,中外闻名。这里海洋文化底蕴深厚,启蒙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成就了船政文化的辉煌。

  马尾,自古海贸兴盛。汉唐以后,外国船舶往来频繁。郑和七下西洋,六次停驻马尾港一带。明成化十年(1474),福建市舶司移设福州,马尾港的外贸地位更加突出。明清两代,琉球等国商人纷纷经马尾入福州经商。马尾作为外国商船入榕经商重要口岸,鼎盛一时。清咸丰、同治年间,闽江上游茶叶“取道闽江,运至福州”,经马尾出口欧洲各国,福州茶叶出口占到全省九成。同治三年(1864),福州外贸总值占全国13%,仅次于上海。马尾一时帆樯云集,成为世界茶港。

  马尾保存了众多的海丝文化遗存,见证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和始发地的历史辉煌。本篇集中介绍马尾镇和亭江镇的部分海丝遗存。

  罗星山:罗星塔

  在闽江下游三江汇合处,有座罗星山,山上有塔,因地而得名“罗星塔”。

  相传,古塔由宋代柳七娘所建,原为木塔,毁于明万历年间,明天启四年(1624)在原塔基上重建。塔七层八角,花岗石结构,塔座直径8.6米、高31.5米。

  罗星塔是港口航海灯塔。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罗星塔在明初就被标绘在郑和的航海图和以后各种航海针经图册里,作为国际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也是闽江门户的标志,还有“塔锚地(PagodaAnchorage)”“中国塔”之称。

  罗星塔公园2008年被公布为国家重点公园,2011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江滨东大道139号:

  马尾造船厂

  马尾造船厂

  位于江滨东大道139号的马尾造船厂,是福建省最大的修造船厂,创建于1866年,时称福建船政,是中国近代第一家专业造船厂,为当时远东地区之最。至1907年,福建船政共造舰船40艘,总排水量4.7万余吨,占当时国内自造舰总量的70%。辛亥革命后,福建船政改称福州船政局。

  现在,厂内还留有众多人文景观,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船政建筑群的轮机车间、法式钟楼、厂史陈列馆等。

  3

  长柄村:古铁冶场

  古铁冶场,位于亭江镇长柄村。

  宋代,采矿业和冶铁技术发达。铁冶场是当年福州地区铁矿开采的遗址,占地面积约6700平方米。当时,这里大量生产军民两用的器具。因与闽安镇毗邻,所产铁器水运到闽安镇中转,销往各地。

  民国《福建通志》载:“铁冶场,在龙径溪旁,宋时鼓铸处。朱文公以伪学禁,遁迹至此,为郑庸斋、梁汝昌书以‘燕堂’‘跃龙津’。”上世纪80年代,当地仍可见铁渣。

长柄铁场境门边的铁渣墩

长柄铁场境

  4

  长柄村:华侨古村落

  华侨古村落,位于亭江镇长柄村。

  清末民初,长柄村出现最早一批前往东南亚谋生的侨民。他们自行组建船队,拥有100多艘船只,带动附近十三乡村民出国谋生。如今,长柄村侨民人口约占全村总人口的90%。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长柄村华侨开始捐资助力家乡发展,建起关西乐园敬老院、长柄影剧院、文化长廊等。村内修缮一新的龙津公园、鳞次栉比的独院洋房、干净平整的水泥村道,让人耳目一新。

  长柄村华侨古村落

  

  长柄村:古窑窟

  5.长柄村:古窑窟

      在长柄村,与古铁冶场同时存在的,还有一座瓷窑。瓷窑属龙窑,所产多为名品建盏,经由闽安销往东南亚地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

  可惜,窑窟在清末已没落,近年连残垣断壁都消失了。村人把遗址瓷器碎片固定在一小段土墙上,才保存下这段珍贵的历史。

  (来源:福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