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副刊 >> 正文

一“箱”情深伴我行

http://www.mwnews.cn  2018-07-23 16:06:59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郑雯斌

  一个老式藤箱,俨然是个旅行的家,一路如影随形地相伴着我,从求学时代的青葱岁月,到漂洋过海至菲律宾支教,到如今频频往返于家与工作之地的双城生活……

  这个藤箱是二十多年前父亲去北京时买的。彼时风靡的是皮箱,父亲为何会花近一个月的工资买下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藤箱呢——全因箱子上的那两个轮子!带轮的行李箱在当时是个新鲜玩意儿,父亲说他试着拖了拖,十分轻便省力,便不吝高价买下了。

  在我的儿时记忆里,藤箱一直被束之高阁,鲜少使用。我想,大概是家人少有出门的缘故吧。母亲笑着偷偷告诉我:“那是你爸的宝贝家当,他舍不得用呢。”

  回国后,我的工作相对稳定下来,单位离家坐动车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从此,我的两地生活与藤箱愈加地紧密相连。清晰记得那天父亲从阁楼里取出藤箱,给轮子上好油,再细心擦拭一番,原本黄褐色的藤条在时间的摩挲下已褪成古铜色,加之母亲把里头的衬布换成红白格子的隔水布,还给镶上一圈蕾丝花边,藤箱散发一股浓浓的复古田园风,我越看越是喜欢。

  有一种爱叫“塞满行李箱”,我这方小小的藤箱不装衣物,装菜肴,不折不扣地成为了我的流动储物箱。生肉熟食、瓜果蔬菜,被装得满满当当的藤箱仿佛要把家里整个厨房给拖上动车,友人戏称我每周都带着一个大大的菜篮子来上班。

  听母亲说,在乡镇上班的父亲每周一上班便四处打听哪个村的土猪要宰杀,谁家的土鸡鸭要卖……到了周五回家时,后备箱里总是有他从各处搜寻得来的土货。

  父亲负责采买,待到周日下午,母亲便开始忙活起来。她把新鲜的排骨或鸡肉洗净后,按照一餐的量分装,再费劲心思地给我准备一些耐放易加热的肉食,红烧肉、回锅肉、盐水鸡等,每周都有新花样。最合我心意的当属糟菜焖肉,酸香下饭。看着装在罐子里的糟菜,我不禁想起高中住校时,父母来学校看我,带的就是这糟菜焖肉,就着糟菜我能多吃一碗饭哩。

  后来不知从何时开始,我那装得满当的藤箱也为老家爷爷寄来的菜腾出一隅来,有时是几个刚挖的红薯、芋头,有时是几颗水灵的红番茄、灯笼椒,有时是几撮油绿的小白菜、小青葱。

  母亲将每一样菜都归置得妥妥帖帖,生食裹得密不透风,熟食装在密封罐里。这么久了,藤箱内从未洒出过半点汁水,干净如新。

  有人问我,这样拖来拖去不麻烦吗?每天不用为吃什么而发愁,下班后从冰箱里拿出家里带来的菜热热,再捞个青菜即可,这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也有人问我,家里的菜从小吃到大,不腻吗?这菜是把我养大的菜,是家人悉心准备的菜,如何会腻?家人把菜装进藤箱里,我吃到的是更是一份无微不至的关爱。

  吴克敬老师在一篇名叫《想起老饭店》的散文中,自豪地称他母亲做出来的清汤臊子面是村子里最好吃的面食,这招来了同乡老领导的不满和质问,一番理论后,已过花甲的两位听了对方同样一句话“再也吃不着母亲做的面”而默默地合上了手机盖。读到此处,我心颤然之余不禁感到庆幸,我庆幸有这个装菜的藤箱,庆幸有给我装菜的人,庆幸即便山水阻隔还能日日品咂到家的味道。

  家乡有嫁女儿娘家要准备陪嫁物品的习俗,有朝一日,我希望家人能把藤箱作为我的嫁妆,让它陪我走向更远的幸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