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副刊 >> 正文

读书之光

http://www.mwnews.cn  2019-11-29 13:34:16      【字号

  ○李宣华

  一缕光,对于一个渴慕读书的人而言,如同一粒埋在地下的种子对阳光的渴盼。这缕光的感召之力,从古至今,力度不减,汇流成河,聚沙成塔,势不可挡。一如“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这个自西汉而来的“凿壁偷光”的故事,跨越两千年时光,依旧历久弥新,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那缕温暖的灯光直抵人的内心世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前行之路。

  读书需刻苦,但是要克服怎样的苦,对于生活在美好新时代的儿童少年而言,实在是难以体味。以至于我给上初中的孩子讲述“囊萤映雪”的故事,孩子不仅感受不到穷困之人读书之难,反而觉得那是“一件浪漫有趣的事”。毕竟,这些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时间地点都离我们太远了。

  其实,想到这些贤达先辈借光读书的故事,我常常会由此及彼,想到自己读书求学的艰辛。作为一名出生穷困农家的孩子,我,或是很多如我一样的过来人,又何尝不是要面对很多很多的挑战?因为家住深山一隅,读小学,我上的是村里人自费花钱聘请的私塾先生执教的复式班,读到五年级了就要去五十里外的小镇当寄宿生。那时,乡村公路还不健全,每周往返百里山路都需要徒步。刚开学时,村里还有七八位同学做伴,半年之后就只剩下孤零零的我了。不论刮风下雨,每次去学校都要背一袋米粮,用“跋山涉水,负重前行”来形容,丝毫不夸张。

  因为学习的基础不牢,我必须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的艰辛。在还不知道什么叫“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时,好强不服输的我就有了“借光”补课的无声行动,常常在寝室里的灯熄灭之后,悄悄地拿着书,到校门口外小卖部旁的路灯下看书背书。

  小卖部周边是菜地,蚊虫猖獗,时常脖子上、手臂上都被叮咬得肿胀起斑。无奈之下,我只好请求父亲,买把手电给我。有了手电,明着用又怕被值班老师发现,我便常常在熄灯之后钻进被窝里,利用手电之光温习功课。很快,我的这一举动被两位同样爱读书的舍友发现了,他们也都悄悄买来了手电加入了借手电之光夜读的行列。我的成绩从全班倒数一步一个脚印地进位,直至进入班级前三序列,并稳定下来,我依旧不言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宿舍6个人,有2位考上了师范,4位考上了其它中专学校。这样的成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是相当了得的。

  温暖之光,照亮前行。到师范之后,我依旧有床头放一把手电的习惯,以备熄灯之后“过把书瘾”。直至走上工作岗位,再也不必担心看书会受到“熄灯制度”影响。

  只是,时常想起曾经的那缕读书之光,就感到特别的欣慰,特别的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