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复建福建船政衙门与船政学堂的意义

http://www.mwnews.cn  2014-03-06 09:36:00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林键

  2013年10月15日由福州市马尾区政府主持的“福建船政衙门及前后学堂复建工程”开工奠基仪式在马尾造船厂隆重举行。一时“福建船政衙门及前后学堂复建工程”成为大家热议话题、关心焦点。

  清咸丰十年(1860年)后,清政府为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而开展了著名的“洋务运动”  (旧称“同光新政”)。清同治五年(1866年)清廷设船政于福州,就是洋务运动的具体表现之一。福建船政的创设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船舶工业的开始和近代中国新海军历史的开始。早于2004年福州市相关部门就计划复建船政衙门与船政学堂。在多年来船政专家和后裔的关心呼吁下,今朝终于动工复建。复建福建船政建筑就是对福建船政文化的继承发扬。

  一、复建福建船政衙门的意义

  复建福建船政衙门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两点:第一,船政衙门是福建船政文化的象征性代表。了解福建船政机构的人都知道,船政衙门是整个船政机构的政治枢纽。船政创办之初船政大臣是由一品钦差大臣兼任。船政衙门上直隶中央朝廷,下辖船政内部总务、工程、教育、军务。一切事物上传下达都必须通过船政衙门。因此,船政衙门在整个福建船政建筑中拥有最高的地位。第二,船政衙门不但具有建筑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更突出体现了清政府洋务运动的总方针。船政衙门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底,选址福建省福州市马尾中岐村莺  山下方平原。船政衙门有福州地区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其主体建筑面阔五间,以花岗石铺地,土木构筑,穿斗减柱。衙门前座大门有三扇,均彩绘门神。正门上方悬挂“船政”直匾。衙门外石狮镇守,内列十八般武器。衙门前门楹联为沈葆桢题写。上曰:“且慢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即此是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下曰:“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须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由以上建筑结构和内外陈设可以看出,作为政治枢纽的船政衙门建筑显示出传统中式风格。它与其他欧式风格的船政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这完全体现出了清廷对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宏观策略。由此可见,船政衙门在众多船政建筑中最能够作为晚清船政文化的象征代表。复兴船政文化从复建船政衙门工作入手具有深厚意义。

  二、复建福建船政前学堂与后学堂的意义

  复建福建船政前后学堂的意义主要在于它的历史价值。船政学堂是船政之根本所在。清廷在创设船政之初即注重培养与船政相互适应的制造业和航海业人才。船政前学堂聘请的是法国教师,以法语为教学语言。教学目标是培养船舶制造和设计人才,主设有造船专业。开设有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等课程。优等生后被派往法国学习深造。船政后学堂聘请英国教师,以英语为教学语言。旨在培养海上航行驾驶人员和海军船长,主要专业为驾驶专业,以后增设了轮机专业。下设英语、地理、航海天文、航海理论学等课程,学习优异者选送英国留学。学生称为艺童,堂长称为监督。由此可见,福建船政学堂在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上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东西方文化全面汇合的历史大趋势之下,福建船政学堂本着开放的精神成为“西学东进”的重要途径。光绪年间船政学生留洋归国。他们将留洋所学的军事、制造、外交、天文、航海等等各种专业技术文化知识引入相对封闭落后的大清帝国。这促使中国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近代中国历史中海军界、造船业、外交界、教育界等人才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船政学堂产生关系。可以说,福建船政学堂在近代中国历史中所发挥的作用已经大大超越了原先既定的“培台海军人才,制造军舰”的目的。因此福建船政学堂在福建船政文化结构中拥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总之,复建衙门及船政前后学堂是复兴船政文化不可回避的重要举措。把目光放长远来看,衙门和学堂建成布展,将使群众近距离接触近代中国历史。这对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开展都具有更重大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