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风俗正 民风“淳”

http://www.mwnews.cn  2019-06-20 08:39:33      【字号

风俗正 民风“淳”

风俗正 民风“淳”

  记者 黄新锦 郑婷 文/图

  端午佳节,琅岐镇星辉村老人活动中心内热闹非凡,包粽子、送甜粥,志愿者和全村400多位老人共度佳节。端午主题活动还穿插了移风易俗宣讲,耳目一新的福州话宣读倡议书,让村民觉得格外亲切。“这样的端午节过得特别有意义,移风易俗的工作真正做到了我们的心里。”村民江典庆这样评价。

  从2017年开始,琅岐全面展开移风易俗工作,镇里牵头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选取示范村树立典型标杆,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目前,琅岐所有村居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涌现出一批先进做法和典型人物,厚养薄葬、红白事简办已成普遍现象。去年,琅岐镇和星辉村分别被授予市级移风易俗示范乡镇、示范村称号。

  老人发挥余热,践行文明新风尚

  走进琅岐星辉村,每提起村里的老人协会,村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一群平均年龄超过八十岁的老人协会成员发挥余热,带头践行文明风尚新理念,让星辉村成了琅岐有名的移风易俗示范村。

  “原来我们村是有名的‘后进村’,乡风文明建设上总比别人慢一拍。”说起风气的改变,老人协会会长江爱明深有感触,“改革开放前,琅岐偏居一隅,跟其他地方一样,大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提倡也没有条件来操办红白事。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后,出国打工的人就多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华侨们就成了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他们捐资回馈桑梓,帮助建学校、礼堂、活动中心,让琅岐的村庄面貌有了大改观。“虽然大家的生活条件在改善,但是一些不良风气也在滋生。就拿红白事来说,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有了苗头,我们村的华侨多,有的村民爱攀比,总认为把酒席办得越豪华,就越有面子。”江爱明说道。

  “就拿办丧事来说,有的一场下来办个六七十桌不在话下,不仅不收礼钱,还要每人发几百至千元不等的大红包。有的村民家里经济状况不好,但是看到别人这样办,为了‘面子’,也得硬着头皮办。”老人协会理事江爱新补充道。

  在全社会倡导社会新风的背景下,这几年,琅岐星辉村老人协会主动承担起宣传倡导的任务,并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出移风易俗村规民约。村两委定期召集村民代表宣讲社会新风尚,村老人协会的成员主动请缨,到场给村民当起了讲解员、宣讲员。如今,村里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已经绝迹,宴席不发红包,即使发也只是给孩童,金额缩至原来的几十分之一。

  红白事的支出简化,热心的企业家和侨胞们每年都会将省下来的费用捐给老人会,作为活动经费。村里430多位60岁以上老人,只要象征性缴纳一些会费,就能参与老人协会举办的各类活动,享受集体带来的各种福利,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党员带头营造浓氛围

  在琅岐光明村,村里15名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成为营造和谐乡风的“领头雁”。他们穿梭于村里的大街小巷、走进乡间邻里,开展帮扶困难村民、节假日慰问老人、公益植树造林等活动。他们中有村两委工作人员,也有热心公益的普通村民,大家聚在一起,为村里的留守儿童和老人送去温暖,也让村里的侨胞侨属感受到村集体大家庭的关怀。志愿服务既拉近了村两委与群众的距离,又增强了党员的服务观念。

  光明村党支部书记吴发杰介绍,由于琅岐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的需要,光明村的部分土地被征收,为了服务琅岐发展的大局,村民们也很支持。“与周边的开发建设相衔接,光明村的地理格局呈现变化,环岛路、通和路将村子分割开,以前我们村是纯粹的乡村景观,现在村子要融合进城市化的脚步,村民的思想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再用陈旧的老传统、老思想了。”

  “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以党建为引领,是光明村培育文明风尚的法宝。”光明村新建的党校教学点颇具特色,这是吴发杰最为自豪的地方。利用党校教学点,不定期宣讲,向全村发出弘扬孝道、传承美德的倡议书,光明村的风俗观念也在转变,过去的婚丧嫁娶都依据所谓的传统,成了村民精神上、经济上的负担,如今,不破不立,党员干部做起倡导文明新风的先锋。村里的三位老党员江典彬、朱惠英、朱丽珍在村口公园划分“老党员责任区”,义务看管公园器材设施。不久前,党员志愿服务队一位成员的母亲去世了,没有大摆宴席也没有发红包,一场极简的丧事办下来,也让其他村民看到了榜样的作用。

  “小时候记忆中,村里人总是为如何生活而忙碌打拼,在大家的字典中,生存是第一位。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快,我们的生活条件也是越来越好,现在,生活富足的我们以追求精神文明为目标,力争做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同步。”吴发杰说。

  琅岐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琅岐镇新成立了移风易俗文艺宣传队,将利用文艺演出的形式走进琅岐各村居,让移风易俗之风更加深入人心。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持续改善乡村环境,激发乡村产业活力,提高乡风文明指数,促进村居和谐。